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几级

希赛网 2024-01-10 13:13:58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信息系统安全等级的保护需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我国制定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根据安全需求的不同,分为4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一、四个等级的定义

(一)一级安全防护适用于非常重要的信息系统,不能出现瘫痪的情况,要求具备高可靠性,对内外攻击具有较强的抵抗和防御能力,维护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二级安全防护适用于重要的信息系统,要求具备应对非法入侵的能力,确保系统正常的工作和信息的使用,防止数据泄漏等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三级安全防护适用于中等程度的信息系统,要求具备对包括内部员工在内的非法人员的防范能力,有效检测并应对恶意软件及病毒攻击,保障系统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四)四级安全防护适用于一般的信息系统,要求具备基本的安全防范措施,可以有效保护系统不受内部非法操作或潜在威胁的侵害,防止敏感信息的泄漏和不当使用。

二、四个等级的要求

(一)一级安全防护要求采用多层级安全防御措施,对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快速检测和应对,要求系统连续稳定地运行,并能应对各类攻击。

(二)二级安全防护要求系统对平台、网络、应用进行加固防护,监控系统的安全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能够及时对威胁进行排查处理。

(三)三级安全防护要求采用安全加固、内部审计等手段,提升系统安全性。同时,要求系统的备份和恢复能力,以便及时解决数据安全问题。

(四)四级安全防护要求系统的安全防范要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安全、完整性和可用性。

三、不同等级信息系统的重点

(一)一级安全防护的重点在于防范外部攻击,重视系统自审计和攻击预测。

(二)二级安全防护的重点在于防范恶意代码及未知漏洞的攻击,强调灵活性和自适应能力。

(三)三级安全防护的重点在于数据的安全性与完整性,重视内部控制和关键数据监控。

(四)四级安全防护的重点在于日常的基础安全维护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综上所述,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的系统具有不同的安全需求和重点,而且对应的安全防护要求也不一样。因此,企业在选择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时,需要具体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安全防护等级。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