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rip路由协议及特点

希赛网 2024-01-08 12:40:46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路由协议,是最早的一种路由协议之一,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和局域网中。RIP协议通过最大跳数来限制网络范围,保证路由信息的有效性。下面从几个角度来分析RIP路由协议及其特点。

一、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RIP是一种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距离向量指每个节点的邻居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距离,这些距离会不断地传递给邻居节点,最终形成全局的路由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优点在于与网络的规模无关,对于小型局域网而言,RIP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二、基于Bellman-Ford算法

RIP协议算法基于Bellman-Ford算法,每个节点将自身的距离表通过广播发送给相邻的路由器,那么路由器收到这些信息后,就可以计算出到达目的网络的最短距离。每个路由器在每次更新距离表之前,要先比较自己的状态是否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化,则不发更新信息,以减轻网络负荷。

三、组播方式

RIP路由通信采用了组播(Multicast)方式,也就是说,在广播数据报时,只需要将数据报发往特殊的地址224.0.0.9即可,该地址为RIP协议的组播地址,网络中所有的RIP路由器都会接收到该数据报。

四、最大跳数限制

RIP协议通过设置最大跳数来限制整个网络范围,最大跳数是指一个数据包从源路由器到目的地可以经过的最多路由器数。RIP协议默认的最大跳数是15,当一条路径超过15个路由器时,这个数据包会被抛弃。因此,在网络规划时,需要根据RIP协议的最大跳数来合理地设计网络拓扑结构。

五、缓慢的收敛速度

RIP协议的收敛速度相对较慢,因为信息是通过每个路由器之间周期性地传递来传递去的,当网络规模较大或路由器数量较多时,时间就会更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RIP协议还提供了自适应的定时器,可以根据网络的情况来动态调整。

综上所述,RIP路由协议有以下几个特点:采用距离向量算法,基于Bellman-Ford算法,采用组播方式,并设置最大跳数限制,但是由于信息传递速度慢,所以收敛速度较慢。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