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程状态是指运行中的程序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所对应的状态。随着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程序所处于的状态也会不断改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1. 进程状态分类
在深入了解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之前,我们先来了解进程状态的分类。通常,进程状态可分为五类:
(1) 新建状态:当一个进程被创建时,它处于新建状态,等待操作系统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
(2) 就绪状态:当进程获得了运行所需的所有资源,并且在等待CPU时,进程就处于就绪状态。
(3) 运行状态:当进程被CPU执行时,进程处于运行状态。
(4) 阻塞状态:当进程因为等待某个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而暂停运行时,进程处于阻塞状态。
(5) 终止状态:当进程执行完成或遇到错误时,进程就处于终止状态。
2. 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
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进程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具体如下:
(1) 新建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当操作系统为进程分配了必要的资源后,进程将会被转移到就绪状态。
(2) 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当CPU空闲时,操作系统将会从就绪状态中选择一个进程转移到运行状态。
(3) 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当进程在运行时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时,进程将会从运行状态转移到就绪状态。
(4) 运行状态转换为阻塞状态:当进程执行到需要等待某个事件的语句时,操作系统将会把该进程从运行状态转移到阻塞状态。
(5) 阻塞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发生时,操作系统将会从阻塞状态中选择一个进程转移到就绪状态。
(6) 运行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当进程执行完毕或出现错误时,进程将会从运行状态转移到终止状态。
3. 进程状态之间的转换流程
对于不同的进程状态转换,它们之间的转换流程也不尽相同。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状态转换过程来分析进程状态之间转换的流程。
(1) 新建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当一个进程被创建时,它将会进入新建状态。这时,操作系统会为该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并加入到就绪队列中去。在就绪队列中,操作系统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选择一个进程,将其状态转移到就绪状态。这个过程是一个异步过程。
(2) 就绪状态转换为运行状态
在就绪队列中,操作系统按照一定的调度算法选择一个进程,将其状态转移到运行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进程的各种寄存器和计数器都会被保存在主存中,以便在下次转到运行状态的时候,能够恢复到之前的执行状态。
(3) 运行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在进程运行的过程中,如果该进程需要等待某个事件(如输入/输出操作),那么进程的状态将被转移到阻塞状态,等待该事件完成。一旦该事件完成,进程将会从阻塞状态转移到就绪状态,等待操作系统再次调度运行。
(4) 运行状态转换为阻塞状态
当执行到某个需要等待事件的语句时,进程将会被转移到阻塞状态,并被加入到阻塞队列中去。
(5) 阻塞状态转换为就绪状态
当进程等待的事件完成后,进程将会从阻塞状态转移到就绪状态,等待操作系统再次调度运行。
(6) 运行状态转换为终止状态
当进程执行完成或出现错误时,进程将会从运行状态转移到终止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操作系统会收回该进程的资源并将其从系统中删除。
4.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