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软件设计师

三种聚类方法

希赛网 2024-03-23 13:37:11

聚类是数据挖掘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它的目的是将数据集划分为具有相似属性的组。这样的组称为“类”。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聚类方法:层次聚类、K-means和DBSCAN,并从多个角度对它们进行分析。

一、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是一种分阶段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集划分为一个层次结构。树状图或者等价的二叉树是通常用于可视化的结果形式。从树状图中可以看出哪些数据点分组在一起,每个组有多少数据点。

层次聚类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之间的距离,不断合并最相近的两个组,直到满足聚类的停止条件。停止条件可以是最终所需的类数或距离阈值。

层次聚类有两种主要类型:凝聚型和分裂型聚类。前者从下往上合并,后者从上往下分裂。

优缺点:

优点:层次聚类可以发现不同层次上的不同类别,还可以可视化各个类的相似性。同时,它也可以处理噪音数据,因为噪音数据可能会被归为单独的类别。

缺点:层次聚类的算法复杂度高,时间和空间开销都比较大。它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导致难以找到全局最优解。

二、K-means

K-means是一种迭代优化方法,它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离散的、非重叠的组。通过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其最近的K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将数据点划分为最近的组。

这个算法有两个重要的步骤:初始化和迭代。算法开始时,需要先确定K值和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接着,它会重复迭代以下两个步骤,直到达到停止条件:一是将每个数据点划分到离它最近的聚类中心中;二是根据中心点被赋予的数据点重新计算聚类。

优缺点:

优点:K-means 算法的计算复杂性较低,适于处理大数据集。它实现简单,迭代次数较少,收敛速度较快。

缺点:它依赖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而且结果存在收敛到局部最优解的风险。它还不能处理噪音数据。

三、DBSCAN

密度聚类是另一种常见的聚类方法,它的目标是将数据集划分为由数据点密度连接而成的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是一种流行的密度聚类算法。与K-means类似,DBSCAN基于距离度量,但它将数据点划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音点。

核心点的定义是在半径ε内至少有MinPts个数据点。边界点是在某个核心点的ε邻域内,不属于核心点的数据点。噪音点则既不属于核心点也不属于边界点。

DBSCAN的扫描算法分为两种步骤:第一步是对于每个核心点,找到所有密度可达的点形成一个聚类。第二步是进行当前聚类的扩展,直到所有位置都被全局分类为核心点、边界点或噪音点。

优缺点:

优点:DBSCAN不需要预先指定聚类数,且可以有效地处理任意形状的密度聚类。它可以较好地处理噪声和自然发生的聚类崩溃。

缺点:它对噪声点敏感,往往需要人工设置Hyper参数,如Eps和MinPts。

综上所述,层次聚类、K-means和DBSCAN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择聚类方法时,应根据数据集的特征和所需的聚类数进行选择。例如,当聚类数不确定时使用DBSCAN,当聚类数确定时使用K-means。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软件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软件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