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是一款类Unix操作系统,其文件系统采用树状目录结构。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是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系统运作的顺畅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介绍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和常用目录,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一、目录结构
从顶层目录开始,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1. /:根目录,包含整个文件系统的分区。
2. /bin:存放用户常用命令,例如常用的ls、cp、rm等。
3. /boot:存放启动Linux的相关文件,例如kernel、grub等。
4. /dev:存放设备文件,例如磁盘、调制解调器、声卡等。
5.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例如网络、用户等。
6. /home:用户主目录,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主目录。
7. /lib:存放函数库文件,为可执行文件提供支持。
8. /mnt:如果需要手动挂载外部存储设备(如U盘、光盘)到文件系统中,就可以将其挂载到该目录下。
9. /opt:为第三方软件存放目录。
10. /proc:虚拟文件系统,存放系统运行时的进程信息。
11. /root:超级用户(root)的主目录。
12. /sbin:系统管理员常用的命令,例如shutdown、reboot等。
13. /tmp:存放临时文件。
14. /usr:存放安装的软件和文件,主要区分用户和管理员使用的应用程序。
15. /var:存放随系统运行不断变化的文件,如日志文件、锁文件等。
二、常用目录
1. /usr/bin:安装的大部分应用程序都存放在这个目录下。
2. /usr/local/bin : 存放用户自行安装的软件。
3. /usr/share:存放共享数据,例如应用程序的文档、图标等。
4. /usr/lib:存放各种库文件。
5. /etc/init.d:存放系统服务脚本,程序启动和关闭时自动运行。
6. /var/log:存放系统日志文件,包括syslog和kern.log等。
7. /var/run:存放运行中的系统文件,例如PID文件和进程文件。
三、目录权限
Linux系统中,目录和文件的权限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读、写、执行权限以及所有者,组用户和其他(others)三个用户组,它们分别拥有不同的权限,权限可以被修改,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除了根目录和/tmp目录,其他目录和文件都具备这些属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