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好的供应商能够保障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供应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质量不稳定、交货延误、价格波动等,这会给企业带来不小的损失。而如何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要求他们不断改善是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1. 建立供应商管理体系
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明确供应商的品质要求和交付要求。具体包括:建立供应商评估机制、评估供应商的合作能力、管理供应商供应数据等。
2. 提出明确的改善要求
企业应该从多个方面提出改善要求,如产品质量、价格稳定性、交付及时性等。重点关注供应商缺陷和不足之处,建议采取绩效目标、改善计划等方式来要求供应商改进。
3. 搭建沟通平台
企业与供应商之间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双方应该互相了解对方,同时也需要定期开展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和需要,促进交流。通过共同研究供应商改善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果。
4. 建立监控机制
为了确保供应商的执行效果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可以采用“监控 + 管理” 的方法。监控体系应建立在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良好生产规范)标准以及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体系之上,实现对供应商公司和产品双重监测。
5. 建立绩效考评机制
企业应建立有针对性的绩效考评机制,以客观的数据为评定标准,对供应商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考核。考核结果不仅反映了供应商的表现和改进的质量,同时也为企业对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进行了有效的评估。
综上所述,供应商改善措施的实施需要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密切合作,而企业也需要从管理、沟通、监控、考核等多个角度出发,逐步改进,最终达到双方的共同目标。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