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ip数据报由什么组成

希赛网 2023-12-11 10:47:11

IP数据报是计算机网络传输过程中的一种数据包,也称为网络层数据包。IP数据报是用于在网络多个节点之间进行路由转发的关键基础数据结构。IP数据报通常由IP报头和数据段两部分组成,每个节点在接收到数据报后,会根据IP报头和路由表中的信息来选择相关的接口将其转发到下一跳。

下文将从多个角度对IP数据报的组成进行详细分析,并深入探究其内部的工作机理。

1. IP报头

IP报头是IP数据报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信息,用于标识IP数据报的类型、版本、长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IP报头通常由20个字节的固定长度构成,其中包含了如下的关键信息:

- 版本号(4位):表明IP数据报所使用的版本,通常为IPv4或IPv6。

- 头长度(4位):表明IP数据报的报头长度,以4字节的长度为单位。

- 服务类型(8位):描述IP数据报的一些服务需求或优先级。

- 总长度(16位):描述IP数据报的总长度,包括IP报头和数据段。

- 标识(16位):对于一个大数据包,它会被分成多个小块进行传输,每个块的标识都会不同。

- 标志(3位):标志位用于指示IP分组的特殊标志,包括DF标志、MF标志和RF标志。

- 分片偏移量(13位):分片偏移量字段用于指定数据报分片在总数据包中的位置。

- 生存时间(8位):TTL字段用于设定数据报在网络中允许的跳数,以避免数据包在网络中不停地循环转发。

- 协议(8位):指明数据报携带的数据段所使用的协议类型。

- 头校验和(16位):IP报头的完整性校验和,用于检查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 数据段

IP数据报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数据段,也称载荷或负载。通常情况下,数据段就是上层协议(如TCP、UDP等)的数据部分,在IP数据报中负责承载实际传输的数据。数据段的长度需要根据IP数据报中总长度和IP报头长度来计算。

3. 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

为了支持大数据量的传输,IP数据报可以在传输过程中被“分片”成若干个小数据包进行传输,每个小数据包都带有一部分数据段和IP报头信息。分片后的小数据包被分别发送到下一个节点,然后再由接收方进行“重组”,也就是将分片后的数据包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包。

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主要基于如下几个因素:

- IP数据报的长度:当要传输的数据超过MTU时,IP数据报就需要被分片。

- DF标志位:如果分组中设置DF(Don't Fragment,不分片)标志,表明分组不能被分片,不然分组会被直接丢弃。

当IP数据报被接收端接收之后,接收端会根据标识和分片偏移量来将分片的数据包逐一合并,重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据报。

4. IP数据报的关键性能指标

IP数据报的关键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 数据传输速度:指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速度,通常由MTU和带宽决定。

- 数据传输成本:指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成本,通常由传输距离、质量、带宽和MTU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

- 可靠性:指IP数据报在传输过程中的可靠性水平,通常由路由器的质量、网络的质量和数据传输的容错性等因素来影响。

- 安全性:指由于IP数据报的传输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包括入侵攻击、欺骗、抵赖等多种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IP数据报的组成是由IP报头和数据段两部分组成的,其中IP报头是IP数据报的核心部分,它包含了一系列的控制信息,用于标识IP数据报的类型、版本、长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而数据段则负责承载实际的传输数据。此外,IP数据报的分片和重组是IP数据报传输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可以更好地支持大数据量的传输。最后,IP数据报的关键性能指标则是评估IP数据报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