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于1979年推出了软件质量评价标准,为软件开发行业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这个标准被称为ISO软件质量评价模型,它是一个多层模型,旨在帮助软件开发人员评估其软件的质量。本文将从三个层面分析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包括结构层、过程层、以及产品层。
结构层
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第一层是结构层。该层强调了软件内部组件之间关系的完整性和可理解性。这个层次所关注的是软件的结构,如软件的模块化程度,代码的分层结构,以及软件中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此层可以帮助开发人员评估他们的软件是否易于维护和修改。这是因为结构良好的软件比相对混乱的软件更容易修改和维护。
过程层
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第二层是过程层。过程层强调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这个层次关注的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过程质量问题,如项目管理能力、工艺控制能力、软件配置管理能力等。良好的过程管理能力可以提高软件的质量,并确保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达到预期。
产品层
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的第三层是产品层。在产品层,软件被评估为一个整体,这个层次所关注的是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易用性、可维护性、可测试性、可升级性等。良好的软件质量能够确保软件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总的来说,ISO的软件质量评价模型是一个非常完善的模型,它从不同的层面来评估软件的质量。这个模型强调了软件开发的两个主要方面: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本身的质量。在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可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综合考虑软件质量。如果按照ISO标准的标准来开发软件,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实现对软件的全面评估。这将有助于确保软件开发流程的高效性和软件质量。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