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链路层是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协议,它位于物理层之上,与物理层协议之间的接口提供了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有效通信。数据链路层协议是负责将传输介质上自底向上的数据流分组转化为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服务,并且还管理物理层以上的信道分配。然而,数据链路层协议并不是无所不包,它也存在许多限制,下面分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功能不包括:
1.差错控制
由于传输介质的杂乱无序,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位或丢失。但是,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实现差错控制,因此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差错无法自动实现重传,需由上层协议或应用程序自行处理。
2.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管理数据流量的一种技术。当发送方发送数据包时,接收方并不总是能够处理它们,如果数据速率超出接收方的处理能力,就会导致数据包丢失。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包含流量控制功能,因此不会对通信量进行限制。
3.路由选择
路由选择是网络层协议功能范畴,负责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使数据包可在互联网上正确传输。数据链路层协议只负责建立数据链路,对于数据包的传输不会做出任何路由选择,这需要由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来解决。
4.寻址
每个数据包都有源地址和目标地址,寻址是数据通信中最基本的问题,而数据链路层协议并不一定实现寻址,通常它只实现MAC地址的寻址,而IP地址的寻址需要由更高层的网络层协议来完成。
5.拥塞控制
拥塞控制是网络协议中的重要功能之一,它通过减缓数据包的速度来避免网络拥塞。数据链路层协议不包括拥塞控制功能,因此在网络拥塞时,它无法有效地削减数据流量,可能会对网络性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数据链路层协议作为OSI模型的第二层协议,在实现数据传输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点对点的数据传输服务实现了数据在通信链路上的有序传输。然而,对于网络协议的一些高级功能,数据链路层协议并不一定包括,不能实现面向连接传输、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等一些高级功能。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