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儿童绘画的发展经历了什么阶段

希赛网 2024-02-15 18:45:49

绘画是儿童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通过绘画可以反映儿童内心世界和认知水平。儿童的绘画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以下从发展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发展心理学角度

1. 涂鸦阶段(1岁到2岁)

这一阶段的绘画表现为乱涂乱画,主要活动是手臂和手腕的移动,无法掌握笔的持握和控制,经常用手指沾颜料后在纸面上瞎涂瞎画,没有明确的识别和表达目的。

2. 几何形状阶段(2岁到4岁)

孩子在这一阶段能够学会画出基本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等,开始使用手腕的转动来进行控制,画出的图形相对稳定和规范,但颜色和线条的运用还不够准确。

3. 玩赏性阶段(4岁到6岁)

孩子们开始分辨出色彩、形状和线条的不同,开始画出一些有形象代表性的图片,如房子、树木等,尝试加上阴影和立体感。

4. 思维发展阶段(7岁到11岁)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已经完全掌握了颜色、线条、形状的运用技巧,逐渐表现出自己的绘画风格。开始表现出自己的主题和构图,色彩也逐渐多元化。

二、美学角度

1. 涂鸦式阶段的儿童绘画(1岁到2岁)

这个时期的儿童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在画什么,也不懂得规则的运用,只是单纯的通过乱画来体验颜料和纸张带来的感觉。

2. 几何形状阶段的儿童绘画(2岁到4岁)

在这个阶段,儿童们能够画出简单的图形,开始尝试玩耍色彩、形状和符号,也并不是画出确定的形象, 单纯地表现出他们开始了解这些符号的潜力。

3. 玩赏性阶段的儿童绘画(4岁到6岁)

当儿童在这个阶段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表现、自己的感受和自然的相互渗透时,他们更加尝试探索和细腻表达形态和色彩的变化,逐渐学会捕捉每一个细节。

4. 思维发展阶段的儿童绘画(7岁到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形成自己的绘画语言,开始创造几何形色彩和虚实关系,也更加深化修炼观察力和感受力,因此,他们的画作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形式感。

三、教育学角度

1. 创造性活动

绘画对儿童的创造性活动的培养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良好的绘画环境、多样化的绘画工具以及适别的绘画任务、绘画材料,能够激发其创作热情和创新思维。

2. 情感表达

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形式,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儿童通过画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感受。教师也应该在涂鸦阶段给予儿童足够的空间,鼓励乱画乱涂,避免对作品和颜色进行限制,保护儿童的创造性。

3. 形象思维

绘画可以训练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够让儿童更好的想象力和视觉空间意识,提升其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儿童绘画经历了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通过其绘画作品和表现方式,可以更好的了解儿童的性格、认识能力、创造性、情感表达能力等。教育者也应该创造良好的绘画环境和条件,在不同的阶段给予恰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其绘画才能。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