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物联网安全特征

希赛网 2024-03-06 08:52:54

随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被连接并形成网络,从而扩大了攻击的面积。物联网设备大面积部署为互联网新兴技术,与功率能量巨大的核武器、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等技术一样被认定为新的国家竞争新阵地之一。然而,在这个互联万物的时代,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

1. 大规模设备连接

物联网是指许多智能设备通过无线传感器和云计算技术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使得物联网面临着大规模设备连接的问题。这些设备的数量庞大,而且它们经常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通讯,这样就提高了物联网遭受攻击的风险。

2. 缺乏标准化安全方案

由于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缺乏完善的安全标准。物联网设备通常采用的是较小的微控制器,这些芯片不具备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除非硬件和软件平台本身已实现正确的安全防范,否则通信安全、信息安全和设备安全都有可能遭到攻击。

3. 设备硬件安全性差

物联网设备中的许多传感器和节点都是面向开放网络的,因此它们通常没有有效的安全保护,热议的物联网攻防战大多都是针对这些不受安全保护的设备。

4. 多种攻击手段

物联网设备的操作系统制造商少,因此也就导致了不同制造商之间的相互连接容易出现问题,即使固件升级,也只能保障其被解决的问题,而新问题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因此,对于恶意攻击者来说,这些设备几乎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系统。攻击者可以从各个方面入手,如漏洞利用、密码破解、网络钓鱼、社交工程、远程控制等手段来入侵物联网设备。

二、物联网安全需要遵循的原则

1. 安全需求先行

应该在进行任何物联网系统开发时,就考虑到安全需求。在设计物联网系统时,必须将安全性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来考虑。这样,开发人员才能在早期的开发阶段考虑到安全性,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并减少事后调试的成本。

2. 多重认证和授权

物联网系统应为它的用户、设备、应用程序和数据提供多重认证和授权。设备和应用程序必须遵循安全规则,必须经过充分的身份验证,并获得相应的授权才能使用特定的资源。这种授权可以用于设备的访问控制、身份验证、设备注册、加密等。

3. 私密性和完整性

物联网系统必须确保数据的私密性和完整性。数据必须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进行加密,并监控数据的完整性,以确保数据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或窃取。此外,物联网系统还应加强物理安全和管理安全。

三、物联网安全的措施

1. 加强系统保护

物联网系统必须采用加密技术和其他安全措施,以防止物联网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对系统中的节点进行管理,限制其与其他节点的通信,防止意外、错误的操作产生意外结果。

2. 优化防护技术

系统的安全应该是具有层次性的,不同程度的措施应对不同的威胁手段。防火墙、入侵检测、反病毒、加密技术等相关技术工具应用不同的场合,以保证安全放心。

3. 管理控制权限

物联网应该对每个节点和用户实行控制权限,用户的访问应该受到授权和审批,用户在使用物联网时应受到管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