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是一种将高级程序语言转化为目标计算机语言的程序。在计算机系统中,编译器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对于软件开发、运行及维护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分析编译器的种类。
1. 根据编译对象
(1)源代码编译器
源代码编译器(Source Code Compiler)是将高级语言的源代码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编译器。它是编译器家族中最常见的一种。它将高级语言翻译成低级的机器语言,以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执行。常见的源代码编译器有GCC、Clang、Visual C++、Borland C++等。
(2)汇编代码编译器
汇编代码编译器(Assembly Code Compiler)是将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代码转换成机器语言的编译器。汇编语言是一种底层的编程语言,通常是由程序员直接写成的。这种编译器的编译对象是汇编代码,编译结果是机器指令。常见的汇编代码编译器有MASM、NASM、FASM等。
2. 根据编译方式
(1)前端编译器
前端编译器(Front-end Compiler)是将源代码翻译成中间代码的编译器,一般只处理源代码的语法检查和一些简单的语义检查。常见的前端编译器有Pascal、Java、Python等。
(2)后端编译器
后端编译器(Back-end Compiler)是将中间代码翻译成目标代码的编译器。后端编译器的工作主要是对前端编译器生成的中间代码进行优化和目标代码的生成,以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3. 根据编译平台
(1)本地编译器
本地编译器(Native Compiler)是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的编译器,它可以把源代码编译成可以在本地机器上运行的机器码。本地编译器的优点是速度快,但缺点是不具备跨平台特性。
(2)交叉编译器
交叉编译器(Cross Compiler)是在一种操作系统下编译出另一种操作系统所需的程序的编译器。交叉编译器的优点是具有跨平台特性,但缺点是速度相对较慢。
从以上分类可以看出,编译器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的编译器适合于不同的场合和需求。无论是本地编译器还是交叉编译器,都有其独特的优劣势,在编写代码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