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网络工程师

网络安全的五个特性

希赛网 2024-01-30 15:48:20

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和网络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窃取或损坏的保护措施。在信息时代,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网络安全有五个特性: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认证性和不可抵赖性。本文将对这五个特性逐一进行分析。

1. 机密性

机密性指的是信息受到保护,不被未经授权的人访问和利用。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数据加密、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数据加密是指将敏感信息通过密码转换为难以理解的信息,以保证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第三方窃听和阅读。用户认证是指核实用户的身份,以确定是否有权访问被保护的数据。访问控制是指对用户的访问进行权限限制。

2.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信息不被篡改或破坏。实现信息完整性的方法包括:数字签名、哈希校验、访问控制和备份恢复等。数字签名用于验证数字文档的真实性,哈希校验用于验证数据完整性,访问控制用于限制未经授权的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备份恢复用于在数据损坏或丢失时恢复数据的原样性。

3. 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系统和数据一直处于可操作、可用的状态。保证系统和数据的可用性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预防恶意攻击、备份恢复、数据复制和故障处理等。预防恶意攻击需要及时更新安全补丁、使用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等。备份恢复可帮助在数据丢失或系统崩溃时迅速恢复。数据复制可以在负载均衡和灾难恢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故障处理则指便捷地找出问题的原因并迅速解决问题,确保系统尽快回复正常状态。

4. 认证性

认证性是指在网络中确认对象的真实身份。常用的认证方法包括口令认证、智能卡认证和生物特征认证等。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基于口令的认证方式,但面临口令破解风险问题。因此,双重认证等较为安全的认证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

5. 不可抵赖性

不可抵赖性是指在网络中无法否认已经发生的行为。实现不可抵赖性的方法主要有数字签名和日志跟踪等。数字签名可以证明文档的确是由签名者签署的,日志跟踪可以记录用户的活动,以供追责和审计。

综上所述,网络安全的五个特性应该得到同时重视。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认证性和不可抵赖性的综合作用,可以保障网络安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网络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网络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