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软件设计师

关系规范化理论题

希赛网 2024-07-01 10:40:10

关系规范化理论是关系型数据库设计的理论基础,是现代数据管理的重要概念之一。关系规范化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据库设计方法,使得数据库的结构更加合理化、规范化,避免数据冗余,以提高数据存取效率。

关系规范化理论是如何出现的?

从历史上讲,早期的数据库设计只考虑了数据的存储,而对于如何组织数据没有严格的规范化标准。这使得很多数据库存在着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性等问题,使得数据的查询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系规范化理论应运而生。这一理论是由科学家艾德加·科德(Edgar F. Codd)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的。关系规范化理论把关系数据库的结构规范化成一系列满足特定条件的表格。这些表格被称为关系表或规范形式,它们被规范化为特定的范式,以消除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冗余问题。

关系规范化理论的分类

关系规范化理论依据不同的规范化条件被分为多个范式:

第一范式(1NF):保证属性的原子性,即每个属性必须具有原子性,不可再分。

第二范式(2NF):要求每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关键字,即非主属性和关键字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存在部分依赖。

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关系模式中的每个非主属性不依赖于该关系模式中的其他非主属性,即不存在传递依赖。

BC范式(Boyce-Codd Normal Form,BCNF):在3NF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每个非主属性都依赖于关键字。

以上四个范式足以满足常见的数据库设计需求。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设计和调整。

关系规范化理论的优点

1、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关系规范化理论下,同一数据只在一个地方存储,这样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避免不同副本之间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2、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数据在一个表格中集中存储,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使查询更加快速和准确。

3、提高数据的维护性

关系规范化理论设计的数据库结构更加清晰,易于维护和更新。

关系规范化理论的缺点

1、过度规范化会导致关联查询的开销变大

过度规范化会导致数据的拆分为多个表格,当进行关联查询时,需要查找多张表格,增加了查询的时间和开销。

2、设计不当会影响查询效率

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查询的情况,将经常使用的数据存储在同一张表格中,避免在多个表格中进行查询。

3、难以做到完美的规范化

随着业务的发展,很难在设计时考虑到所有数据量和关系情况,因此未来的需求无法准确预测,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做到完美的规范化。

软件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软件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