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是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的。
关键绩效指标可以看作是指标体系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它用来反映部门整体绩效状况和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关键绩效指标的选择和设计应该充分体现部门的功能定位、工作任务和业务特征,合理科学地反映出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表现。
一、绩效指标的种类
目前,常见的关键绩效指标主要包括结果型指标、过程型指标和平衡型指标。
结果型指标主要反映出行政管理部门所取得的实物或非实物成果,包括项目数量、完成率、质量等;
过程型指标则关心部门的工作过程和工作流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新的过程型指标如“服务质量”、“社会信任度”等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平衡型指标则注重反映绩效的多元性,减少片面指标的影响,一般包括成本、质量、时间和人员等多个方面。
二、有效指标设计的要点
指标设计需要根据行政管理部门的性质、管理模式、目标任务等进行科学设计和有效选择。以下为一些指标设计的重要要点:
1.指标需要与工作目标紧密相连。管理手段需要与管理目标一致,否则设计的指标将无法真正反映工作成果。
2.指标设计需要注意可操作性。指标要关注行政管理部门实际工作的情况,注意指标的切实可行性。
3.指标设计需要注意指标间的协同性。不同的指标之间应该互相补充和支持,而非重复或矛盾。
4.指标设计需要注意反馈机制。指标需要通过数据、图示等形式跟踪、记录和反馈部门的工作成效,以帮助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数据分析、决策制定等。
三、实际应用
常见的行政管理部门关键绩效指标设计包括:效率、服务、创新、质量等方面的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监测部门效能和正常运行。例如,当今世界,数字化是行政管理网络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如推进电子政务、创新行政审批模式、优化信息化管理等,都是可以通过指标监测的。
绩效指标的设计和选择需要体现管理要求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行政管理部门要在指征设定方面做出更好的尝试,以真正的“指标”把握和衡量工作成效,使服务越来越优质,行政网络化管理越来越精细。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