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供应链管理是指在生产、制造、物流和供应等环节中,利用新兴的环保技术和策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策略。其重要性在于,当前全球产业的发展对环境、能源等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大,人类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严峻。绿色供应链管理可以在减少企业成本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是由哪家机构率先提出呢?
1990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国际社会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责任。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率先将“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引进企业管理领域。他们将绿色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一种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目标相结合的企业经营和发展战略,该战略强调将环境因素纳入到整个供应链中,以实现“环境友好型”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付。”
此外,1991年,环境保护署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出版的《环境管理标准化指南》中,第七章《制造、服务与行政办公室的环境保护》章节提出“绿色供应链”的理念,该章节详细介绍了企业应如何将环保理念融入到其供应链管理中,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关键操作方案,如以节能型和可再生资源为主的原料、消耗品和能源,使用行业公认的环保标准产品、管理生态设计产品等。
绿色供应链管理在中国最早被提出,可以追溯到2007年6月12日,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将启动我国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后来,进一步组建了专家委员会,确定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标准》的标准起草人员,检验技术研究所等机构加入了标准制定工作。由此,推动了中国企业绿色环保的发展和产业升级。
总体来说,美国环境保护署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是最早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概念的机构,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后来,这一理念也逐渐为全球企业所接受,并在中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