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粗基准是什么

希赛网 2024-03-30 16:01:14

在我们追求高精度和高可信度的时代背景下,经常会听到“粗基准”这个概念。那么,什么是粗基准呢?

从定义上来看,粗基准是在进行精度分析时所采用的一种参考点或标准,又称为“初测基准”。它是精度控制的第一步,通过对全区域或样本区域的测量来确定一个相对粗糙的基准面,然后再在这个基准面上进行后续的精度控制。

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粗基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实际需求而定。例如,在制定地形图时,粗基准可以采用国家高程基准,用于确定世界各地地形的相对高低。而在精度控制要求较高的三维扫描中,粗基准应采用球面或椭球面,以尽可能减小误差。

除此之外,粗基准还能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粗基准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粗基准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无论是在建设、测绘、设计、生产等方面,都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基准。只有基准与实际工作需要相匹配,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而粗基准作为精度控制的第一步,其作用也十分明显。首先,它可以帮助确定一个相对粗略的基准面,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基础;其次,它可以减少人为操作过程中的误差,确保精度的可控;最后,其对于后续工作的速度和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粗基准的种类

粗基准有很多种类,包括大地基准、高程基准、海拔基准、相对位移基准、控制基准等等。其中大地基准主要用于测量大区域地球的椭球面形状;高程基准主要用于确定不同高度之间的相对关系;海拔基准主要用于确定海平面的基准面;相对位移基准主要用于监测地壳运动和地震活动等;控制基准主要用于制定图像控制点和三维控制点等场景。因此,在选择粗基准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三、如何确定粗基准

确定粗基准是一个较为专业的领域,需要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一般来说,确定粗基准的流程包括三个步骤:第一步,进行实地勘测,获取大范围的基础数据;第二步,根据实际需求和数据特征,筛选出粗基准的类型和参数;第三步,以粗基准为基础,进行后续的精度控制和数据处理。

综上所述,粗基准在现代测绘、设计、生产等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选择合适的粗基准和确定其参数也是一项十分复杂和专业的工作,需要有相关专业人才的参与。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