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个人、组织、企业还是国家,都需采取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风险的控制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事故发生后进行,因此需要立足于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探究风险的管控措施。
一、风险管控在事故发生前
事故发生前的风险管控包括风险评估、风险预防和风险规避。
1. 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指通过对异样事物进行系统分析,评估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影响程度,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实现风险防控的过程。要开展风险评估,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管理制度,确保有效的风险信息来源和完整的风险评估方案,同时要结合工程系统特性和生产实际,以科学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2. 风险预防
风险预防是指在事故发生前,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风险的发生,减少风险对企业/个人的危害。常见的风险预防措施有:建立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培训与教育,加强安全检查,设立安全监测系统等。
3. 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选择不同的决策,回避风险的发生。对于高风险的活动,可以通过减少活动范畴、降低投资、选择更合适的方案等方式避免风险。对于个人而言,规避风险也应成为一项基本技能。
二、风险管控在事故发生时
在事故发生时,应尽快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并减少损失。
1. 紧急处置
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进行紧急处置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紧急处置应当对事故范围进行动态控制,尽可能快地控制事故,减少受影响范围。此外,还应紧急疏散群众、维护交通秩序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等。
2. 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是事故发生时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参考标准,可以将应急预案制定为紧急救援、医疗救治、防止进一步恶化等方面,确保万一事故发生,能够尽快得到救助。
三、风险管控在事故发生后
1. 事故处置
发生事故时,事故处置是必不可少的。事故的处置是指对事故作出决策并把这些决策转化成行动的过程。通过事故处置,可以补救事故带来的影响,尽量减少损失。
2. 风险识别
事故发生后,应加强对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总结经验,找到事故的根源,并对所进行的风险管理过程进行深入分析,以增强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
在人类活动中,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如何有效地规避和控制风险则成为善意活动的必要技能。在事故发生前,风险评估、风险预防和风险规避是重要的措施。在事故发生时,紧急处置和应急预案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在事故发生后,事故处理和风险识别都很重要,可以有效地总结经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