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变更是难以避免的。无论是因为技术原因、客户需求或者其他因素,设计变更都必然会出现。因此,建立科学的项目设计变更流程对于保障项目的质量、进度和预算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项目设计变更流程进行分析。
一、设计变更的定义和分类
设计变更是指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与设计任务书不符、与合同和标准不符、或与法律法规不符的情况,需要对项目的设计过程向下调整的变更。设计变更可以包括但不局限于:技术变更、功能变更、工程量变更、规格变更和材料变更等。根据设计变更的影响程度,可以将设计变更分为:大型设计变更、中型设计变更和小型设计变更。
二、项目设计变更流程
项目设计变更流程是指根据设计管理规定和建筑工程设计标准化要求,按照一定的程序对设计变更进行审核、审批或调整的过程。设计变更流程应该包含以下步骤:
1. 提出设计变更申请:当出现需要对项目设计进行变更时,设计人员应该在书面上提出申请。申请应说明变更涉及的设计范围、性质、理由、实施影响等信息。
2. 审核和评估设计变更申请:项目经理应当会同设计人员、合同管理人员、技术负责人等人员对设计变更申请进行审核、评估和论证。
3. 设计变更的确认和批准:确认设计变更涉及到的内容后,应提交至项目负责人、客户进行审核和批准。在获得批准后,应及时修改设计文件并制定实施方案。
4. 实施设计变更:根据设计变更的实施方案,设计人员应及时更新和修改设计方案和相关文档,并提出新的工程量清单和设备计划。
5. 影响评估和预算审批:变更完成后,应重新评估项目的影响和影响的程度,并经过相关部门的预算审核。
三、建立科学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
项目设计变更可能会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造成影响。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和风险控制,可以建立科学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 规范和明确设计变更范围:各方应明确设计变更的范围和变更的原则。同时,应在设计阶段尽可能的降低设计变更的发生。
2. 设立设计校审制度:建立科学的设计校审制度,确保设计的全面性、准确性和合法性。通过校审制度,避免在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非法、错误或不合适的内容。
3. 保障信息沟通和协作:对于设计变更的产生和实施,应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协调。在变更实施阶段,应加强协作和沟通以减少可能的风险。
4. 立即记录变更历史数据:由于项目设计变更会涉及到工程量、设计方案和设计方向等多方面内容。应及时对变更的信息进行记录,便于后续的内容跟踪和沟通。
四、设计变更管理的优势
建立科学的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其实是项目管理中的科学化和精细化。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保障了项目的质量:从被审核的文件的签字、设计变更流程及其制度和标准化要求等方面,确保最终的设计满足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 保障了项目的进度:设计变更的管理将对项目进度的控制提供很大帮助。通过对变更的管理,及时修正和完善项目的设计,从而保障项目的进度。
3. 保障了项目的成本:项目的设计变更可能会对项目的成本造成影响。通过建立设计变更管理机制,可以及时的掌握和控制变更的影响。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