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老旧的路由协议,它是互联网上最早的路由协议之一,常用于小型局域网(LAN)和一些较小的中型网络。RIP协议基于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用于在网络中转发数据包并确定将数据包发送到哪个接口。那么,RIP具体采用了什么作为路由协议呢?
首先,RIP协议采用了距离向量路由算法。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又称为“Bellman-Ford算法”,它是一种基于目的地距离的分布式路由算法。距离即表示网络的度量值,可以是跃点数、延迟时间、网络带宽等。距离向量路由协议通过向相邻节点发送路由表信息,并且相邻节点将路由表信息与自己的路由表进行比较,选择距离最短的路由进行传输。每个节点都根据当前的状态计算出到达目的地的最短距离,并将这些距离信息发送给与其相邻的节点,从而使整个网络中的每个节点最终拥有相同的路由表。
其次,RIP协议采用了基于UDP协议的封装。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互联网协议(IP)协议族中的一项,它是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不保障可靠传输。UDP采用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数据发送出去后并不会接收对方的确认信息,也不会自己重发数据。在RIP协议中,UDP用于对RIP数据报进行封装,以便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输信息。RIP协议使用UDP协议的520端口进行通信。
第三,RIP协议采用了单播协议。单播是指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时只发送给一个目标地址,而不是多个。在RIP协议中,每个节点都只向它的邻居节点发送路由信息。当一个节点收到其他节点的路由信息时,它会将这些信息和自己的路由表进行比较,然后选择最佳的路径更新路由表。
最后,RIP协议采用了无类别域间路由选择协议(CIDR)。CIDR是一种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它可以将多个小的网段合并成一个大的网段,从而减少了路由表的数量和规模。RIP协议通过CIDR技术实现了更高效的路由选择,能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RIP协议采用了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基于UDP协议的封装、单播协议和CIDR技术作为路由协议。虽然RIP协议已经不再是互联网上最常用的路由协议,但它作为早期的路由协议,为互联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