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8000系列是电子标签技术国际标准,主要用于识别物品或者访问相关信息。该系列标准已经成为业界一个重要的标准框架,特别是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实际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包括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应用场景、标准分类等方面进行解析。
1.历史背景
1990年代初,全球自动识别技术协会(AIM)成立,自动识别产业开始蓬勃发展,电子标签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日益成熟。1999年,欧洲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项目开始,旨在建立基于电子标签的全球物流供应链系统,并在此过程中统一电子标签领域的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同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SO和国际电信联盟ITU-T共同成立了工作组,开始制定全球电子标签技术的国际标准。
2.技术特点
ISO/IEC 18000系列标准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 采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无需人工介入;
(2) 标签具有唯一的序列号,可以进行全球唯一识别;
(3) 可随时对标签进行编程、写入等操作;
(4) 标签可以重复使用,使用寿命长;
(5) 标签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3.应用场景
在物流方面,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存储物流信息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在智能制造方面,电子标签技术可以与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等智能设备结合,实现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在零售业方面,电子标签技术可以应用于商家商品管理、积分管理和入库出库等方面。在医疗行业方面,可用于药品和病人信息管理。除此之外,电子标签技术应用于宠物猫狗跟踪、快递包裹追踪、车辆管理等领域。
4.标准分类
ISO/IEC 18000系列标准按照工作频率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分类,目前已经发布的标准包括以下几种:
(1) ISO/IEC 18000-2:在135kHz至148.5kHz频段内工作,适用于低频识别系统。
(2) ISO/IEC 18000-3:在13.56MHz频段内工作,适用于高频识别系统。
(3) ISO/IEC 18000-4:在2.4GHz频段内工作,适用于无线局域网、近距离识别和标签阅读器切换的应用。
(4) ISO/IEC 18000-6:在860-960MHz频段内工作,适用于超高频识别系统。
(5) ISO/IEC 18000-7:在433MHz频段内工作,适用于全球性但是无有线网络可用的低数据传输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