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设备是指使用计算机科学、电子学、控制科学等学科对物理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操作的设备。在现代工业和生产中,自动化设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一台自动化设备一般由控制系统、执行系统和感知系统三部分组成。下面我们将从这三个角度对一台自动化设备的组成进行分析。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自动化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它是整个设备的“大脑”,负责对整个设备的控制、监测和数据处理等任务。控制系统通常包括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两个组成部分。
硬件部分一般由传感器、执行机构和控制器组成。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将需要监测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如温度、压力、速度、位置等。执行机构则是负责控制和调整物理系统的部件,如电动机、液压、气动机械和磁阀等。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化处理,生成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指令,如PLC、单片机等。
软件部分由控制程序和人机界面两个部分组成。控制程序一般由工程师编写,用来指示控制器如何对传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和执行机构的操作。人机界面则是负责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能够直接交互,如触摸屏、键盘等。
执行系统
执行系统是控制系统的执行部分,它由机械、液压、气压、电气等部分构成。执行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执行中央控制的动作和工作。
机械部分是执行系统的主体,它包括各种机械、轮胎、链条、导轨、齿轮等部件。这些机械部件通过不同的方式完成机器设备运动和工作过程,如旋转、移动、传递力量等。
液压、气压系统则是使用压力液体或压缩气体来实现机械部分的动作和工作,如改变液压压力来控制缸的动作和工作等。
电气部分用电器元件和线路连接机械部分和控制器,实现信号的传输和控制的电气动作。
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通常用于对物理系统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感知系统包括采集数据的传感器、中间件和监测处理模块等多个组成部分。
传感器通常被放置在机械设备的各个关键部位和环节,用来实时测量和监测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湿度、速度、位置等。中间件接收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控制系统中。
监测处理模块则会根据处理结果判断机器设备的状态和异常,通过人机界面报告给操作人员或控制系统, 进行相应的控制和处理。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