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计算机网络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模型。该模型的发展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成为了宽带网、有限带宽网等许多网络技术的基础。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IEEE802参考模型进行分析。
一、IEEE802参考模型的基本框架
IEEE802参考模型采用了分层结构设计,将网络的功能模块划分为7个不同的层次: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这种分层结构设计是为了方便实现和维护,同时也便于网络设备间的互操作性。
物理层:处理与网络物理媒介的传输相关的问题,如电源、信号调制、线路传输速率等。
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包交换机制,将数据包组装成数据帧进行传输。主要负责数据包的发射和接受,以及错误检查和修复等。
网络层:将数据分组转发到目的地址,进行数据包路由选择,也被称为互联网层。
传输层:在端到端的传输中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负责回答有关传输和管理会话的请求和呼叫等。
会话层:提供用户进程之间的通信会话控制,或者说可以为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提供通信管理功能。
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化处理、加密和解密等操作,确保不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之间数据的兼容性和交互性。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种网络应用服务。
二、IEEE802参考模型的优点
1. 分层结构设计,模块化,方便实现和维护。
2. 采用分层结构,便于不同网络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3. 确定了每一层的职责和服务,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4. 抽象了不同层次的网络服务,有利于网络学习和教学,扩展性强。
三、IEEE802参考模型的缺点
1. 模型过于理想化,实现上不可能每一层都完美。
2. 这种严格的分层结构和协议的规范,使得网络的自由性和创新性受限。
3. 每一层的需要额外的开销,会降低网络传输速率。
四、IEEE802参考模型和其他网络模型的对比
TCP/IP模型是常用的网络模型之一,相较于IEEE802参考模型简化了中间的三个层次,被认为是在互联网领域具备更优越的性能。而且由于TCP/IP模型在构建时已经考虑到了性能问题而修改,所以TCP/IP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研究和现实应用的需求。正因为如此,TCP/IP模型目前已经是互联网环境中最常使用的参考模型,但IEEE802参考模型仍然是计算机网络研究和理论的载体。
五、文章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