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在一定范围内使被控制对象的某些可观察指标达到合理的期望值或参考值,从而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或实现特定的目标。控制的基本原理被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机械制造、电力系统、航空航天、化工、生产流水线等领域。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简述控制的基本原理。
一、控制理论的基础
控制理论的基础是动态系统理论,主要研究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动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研究对象随时间而变化的系统。例如,电路系统、机械系统、化学反应系统等。控制的目标是控制系统中的某些变量,例如温度、压力、速度等,使得这些变量在一定范围内稳定在期望值或参考值附近,从而实现系统的控制。
二、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被控制对象、参考模型、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被控制对象是要控制的系统,例如机器人,电动机,温度控制器等。参考模型是期望值或参考值,例如所需控制系统的输出、增益的设置和控制器的调整。传感器用于监测被控制对象的状态和输出信号,例如记录与目标值的最大误差。执行器负责执行控制信号,例如开关灯、电动机转动等。控制器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生成控制信号。
三、控制策略的分类
控制策略分为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两种。开环控制是将参考值输入到系统中进行控制。例如打印机控制,传统喷水式打印机虽能通过计算机控制来调配不同颜色墨水,在打印图案时却不能正确输出每行每列点阵的像素。该策略的缺点是对外部干扰和内部变化的适应能力差。闭环控制是按照反馈信号来对被控制对象进行调整,把被控制对象的实际值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进行比较、处理、计算,得出控制量输出给执行部件,调节控制对象使其实际值达到参考值。这种控制可以克服外部和环境因素对被控制对象的干扰,也可以更好地适应被控制对象的变化。
四、控制器的类型
控制器的类型分为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三种。比例控制是将误差信号乘以一个比例系数,控制对象的控制量与误差和控制增益的乘积成正比。积分控制是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积分环节,将误差累加后放大与系统原有控制信号合成,用于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微分控制是在比例控制的基础上,增加微分环节,根据误差的变化率控制系统,用于消除系统的瞬态误差。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