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制订一些制度来管理某些方面的事物。但是,很多人会纠结于“制定”和“制订”这两个词的使用,并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下面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制定制度还是制订制度”的正确用词。
一、解释意义与区别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制定”和“制订”的含义。制定和制订都有制定、订立的意思。但是,它们的含义存在一定的区别。制定强调原则的制定,指经过讨论、研究、综合考虑后制定某种规章和制度,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需要领导与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而制订则更多地侧重于实施细节的制定,即根据制定的原则,具体规定实施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规则和步骤。
二、成语使用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成语的使用,来判断“制定”和“制订”的用词。比如,“制定计划”,“制定方案”这些常用成语都是用“制定”来描述的;而“制订细则”则是用“制订”来描述的。
三、语法结构
在语法结构上,我们可以发现“制订”更多地与具体的事项相关,通常使用“细则、规定、条款”等词语来描述;而“制定”则更多地与原则性的事项联系,使用“制度、方针、政策”等词语来描述。
四、权威解释
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解释,“制定”是“拟定出来,通过议定而定”,强调对某项规章、制度的制定传递一种权威,而“制订”则是“订定出来,给出具体的条款、规则和细节”,更有实质性的操作性。因此,无论从语义、结构还是权威解释上来看,使用“制定制度”都更为合适。
综上所述,虽然“制定”和“制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换使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更好地遵循其语义、格调以及实际情形,进行合适的选择。当需要传递权威性的时候标准用“制定”,如果需要描述细节规则则标准用“制订”。因此,正确的说法是“制定制度”。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