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MS 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通过集成设计、制造管理和生产过程中的信息管理,实现制造系统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CIMS不断壮大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成果。
(一)CIMS的起源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西门子公司、通用电气公司等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并发现计算机在制造管理中的强大优势。1978年,德国计算机专业委员会首次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这一概念。此后,CIMS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不断涌现,逐渐从计算机辅助制造发展为计算机集成制造。
(二)CIMS 的技术支撑
CIMS依赖于众多的信息技术,如CAD/CAM、ERP、MES、工艺数据库、PLM等软件系统。其中,CAD/CAM技术用于产品设计和制造准备过程,ERP为制造企业提供全局资源管理,MES负责生产现场信息管理与控制,工艺数据库为生产工艺提供规范化和集成化的信息管理,PLM技术协调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生产和合作。
(三)CIMS 的应用领域
CIMS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在机械、汽车、电子、航空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机械制造领域,CIMS技术提高了制造自动化程度和制造效率,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能力奠定了基础。在汽车制造领域,应用CIMS的工厂实现了高效率、柔性化的生产模式,缩短了生产周期。在电子制造领域,CIMS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在航空制造领域,CIMS实现了航空部件的自动化制造,提高了生产能力和质量等。
(四)CIMS 的优势和局限
CIMS具有智能、高效、精确等一系列优势,能够提高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CIMS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局限性。制造企业对CIMS的认知不足,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制造企业的技能水平有限,对现代化设备的需求不足等因素制约了CIMS的发展。
(五)CIMS 的前景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迭代,CIMS将得到更好的发展。随着CIMS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合,制造业将进一步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同时,CIMS的应用范围将得到拓展,涵盖到更多的行业和领域。
总之,CIMS作为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打破了原来生产制造中人力劳动为主的模式,提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方法。CIMS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拥有着让人们惊叹不已的效益,对于制造业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