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Infrared radiation)是一种人眼无法直接看到的电磁波,通常波长范围从780纳米到1毫米。它是物质发热后自然辐射出的一种能量形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称为热辐射。红外线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穿透性强
红外线较短波长的的部分可以穿透一些材料,比如透明的石英玻璃、塑料等。这种穿透性使得红外线在医疗领域中常被应用于等离子发射、抗菌消毒等方面。另外,由于地球大气的热辐射也具有红外线成分,因此红外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星云、银河等远处宇宙物体。
二、最大排放波长与物体温度有关
从物理上来说,物体温度越高,发射的红外线波长越短。因此,红外线被广泛应用于测量物体的温度,尤其是用于工业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监测。这也为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三、无色、无味、无害
红外线在人类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自然太阳光、烤炉、煤气灶等等都会发出红外线,但这种辐射对人体并没有明显的伤害。另外,红外线还被广泛应用于安保领域中的夜视仪、探测器等设备中,这些设备对人体也不会造成危害。
四、易被吸收、散射
红外线具有易被吸收、散射的特点。通过吸收、散射红外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关于物体本身以及周围环境的信息。比如通过红外线扫描,可以得到化妆品在脸上的效果,这有助于化妆师对自己的工作作出更好的评估;通过应用吸收光谱仪,可以测量药物被吸收的量,从而更好地控制剂量等。
五、易受干扰
红外线容易受到电磁波、气体吸收等因素的干扰。电磁波的干扰会影响红外线信号的传输和质量,而气体吸收,特别是大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影响红外线波长的传递,使得红外线信号的强度变弱。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需要对干扰因素进行识别和过滤,确保红外线信号的清晰和准确性。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