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非现场审计业务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

希赛网 2024-03-01 10:31:42

非现场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不需要到被审计单位现场,通过远程电子通讯手段获取被审计单位的数据和信息,进行资料核对、账目比对、内部控制评价和数据分析的一种审计模式。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现场审计已经成为审计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非现场审计业务数据的获取方式,希望能给读者带来一些启示。

一、获取方式

(一)远程访问:通过远程访问技术,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VPN等方式实现远程访问被审计单位的内部信息系统。这种方式具有时效性好、成本低廉、对被审计单位的干扰小等特点。

(二)数据提供:被审计单位可以将数据通过内网、FTP等方式提供给审计人员,这需要被审计单位将相应数据打包并上传至文档集中区,审计人员再进行数据提取、解压和审核。这种方式具有安全性好、被审计单位控制权高的优势。

(三)第三方数据:通过第三方数据机构购买、获取被审计单位的相关数据,这种方式需要审计人员与第三方机构签订相关协议,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实。这种方式具有数据来源多样、质量高、时效性好的特点。

二、应用场景

(一)账务核对:非现场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访问方式,直接获取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软件或文档集,进行销售额、利润等核对,确保账务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内部管控:非现场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数据提供方式,获取被审计单位的IP授权统计表等内部管控数据,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审核,避免风险隐患。

(三)数据分析:非现场审计人员可以通过获取第三方数据的方式,实现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三、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性问题:通过远程访问方式访问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存在信息泄露和网络攻击等安全问题。

(二)数据质量问题: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可能存在误差和不一致性,如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是一项关键的工作。

(三)技术门槛问题:非现场审计需要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需要会计、法律等多方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门槛较高。

综上所述,非现场审计业务数据的获取方式包括远程访问、数据提供和第三方数据等。应用场景丰富,但存在着安全性、数据质量和技术门槛等问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该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才能更好地实现非现场审计的价值。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