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的区别在于

希赛网 2024-01-03 12:52:04

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是IT服务管理(ITSM)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流程。虽然这两个流程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它们的定位和职责却是不同的。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变更管理和配置管理的区别。

一、概念不同

变更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对IT服务、系统、应用程序和基础架构的变更进行计划、评估、批准、实施、记录和审计。变更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IT服务在变更过程中保持高可用性、高可靠性、高性能和高可维护性。

配置管理的主要职责是对IT资产和配置项进行管理、记录、审计和控制,以确保IT资产和配置项的可见性、可追溯性、可控性和安全性。

二、职责范围不同

变更管理的职责范围包括:

1. 变更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更新。

2. 变更请求的评估、批准、实施和记录。

3. 变更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 变更的测试和验证。

5. 变更的部署和回退。

6. 变更的审核、追踪和监控。

7. 变更的报告、分析和持续改进。

配置管理的职责范围包括:

1. IT资产和配置项的分类、标识和命名。

2. IT资产和配置项的注册和记录。

3. IT资产和配置项的位置、归属、关系和依赖关系的管理。

4. IT资产和配置项的状态、版本、升级和退役等管理。

5. IT资产和配置项的授权、访问和权限管理。

6. IT资产和配置项的审计和报告。

三、实施形式不同

变更管理的实施形式一般分为三种形式,分别是:标准变更、常规变更和紧急变更。标准变更是指事先制定标准流程和规范的变更,可以在不需要批准的情况下执行。常规变更是指可以在变更委员会批准后执行的变更。紧急变更是指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进行的变更。

配置管理的主要实施形式是配置管理数据库(CMDB),它是一个维护IT资产和配置项的集中化数据库。CMDB应当包含标识、记录和管理IT资产和配置项的所有信息,包括资源属性,关系等等。

四、衡量标准不同

变更管理的主要衡量标准有:

1. 成功变更数:是指完成的变更数量。

2. 变更失败率:是指未成功完成的变更数量占总变更数量的比率。

3. 平均变更间隔时间:是指相邻两次变更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4. 未授权变更数:是指未按照规程进行的变更数量。

5. 变更影响度:是指变更引起的故障覆盖的设备数量或用户数量。

配置管理的主要衡量标准有:

1. CMDB准确性:是指CMDB中所记录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2. 资产和配置项的完整性:是指CMDB中该资产的详细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包含所需修订、文档和其他标识方式等信息。

3. CMDB空间分配:是指CMDB数据库的空间分配使用率和预测使用率。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软考.png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