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期和图式期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在象征期中,人们使用象征来代表实际事物;而在图式期,人们将事物的认知划分为基于图像或模式的认知。这两个阶段存在明显的差异。下面从多个角度探讨这种差异。
一、观察方式
象征期主要依靠语言来传达意义。由于符号与所代表的实物之间存在任意性,人们需要学习一定的规则才能理解符号。这种方式需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许多培训,有时这种训练可以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可以推迟人们的认知发展。
在图式期,人们的认知主要依靠具体的事物。他们的思维不再依赖语言,而是通过感官刺激与环境交互得到发展。他们更多地依靠图像理解和模式匹配,以此认知和构建新的知识。
二、思维方式
在象征期,人们主要进行概念思维和抽象思维。他们能够通过语言构建抽象的符号并将其关联起来。比如,数学的思维就是基于符号的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需要经过训练和实践才能掌握。
在图式期,人们更多地进行感性思考和具体思考。他们通过身体动作、视觉和声音来感受和理解事物。例如,孩子通过玩具进行认知。这种思考方式是基于模式和图像的认知,不需要基于语言或抽象的符号。
三、教育方式
在象征期,教育重点是学习语言和符号。主要是通过口语和书写来传递信息和知识。学习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规则和语言表达。在许多教育制度中,象征期教育是强制性的,持续时间较长。
在图式期,教育更重视体验学习和感性学习。在教育环境中,教师会将学习与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入图片和动画等多媒体元素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种学习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比象征期相对较短,因为它强调体验式和感性式的学习,这使得学生更容易通过交互学习来掌握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虽然两个认知阶段有区别,但对我们的认知体验却有很大的贡献。象征期教人们学习语言和文化,开启抽象思维;而图式期则促进了体验式和感性式的学习,通过直接感知方式启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两个认知阶段都为我们的认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发展成为更聪明的生物的重要阶段。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