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复杂度是一种衡量软件复杂度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度量一个程序中的逻辑路径数。圈复杂度越高,程序越复杂,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就越差。因此,降低圈复杂度对开发人员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那么,圈复杂度小于多少才是合适的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 学术界的建议
根据学术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圈复杂度应该控制在10以下。例如,由Thomas J. McCabe在1976年提出的“McCabe圈复杂度”就认为,圈复杂度在10以下的软件是可以理解和维护的。
然而,这只是一个建议值,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在真实的软件系统中,圈复杂度往往会比这个建议值高得多,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评估。
2. 实际项目的分析
在实际的软件项目中,圈复杂度的合适值会因项目类型和规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例如,如果是一个小型项目,圈复杂度在15以下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大型复杂的项目,圈复杂度应该尽可能控制在8以下才能保证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圈复杂度还会根据不同的模块和函数来变化。一些核心模块和关键函数的圈复杂度应尽量控制在5以下,而一些非关键的、少用的模块和函数的圈复杂度可以稍微高一些。
3. 团队和个人实践经验
团队和个人对于圈复杂度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有些团队认为,圈复杂度在15左右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其他团队和个人来说,他们更倾向于让圈复杂度控制在10以下。
这一点也与具体编程技术有关。一些编程技术,例如函数式编程,可以帮助降低圈复杂度,但在其他编程技术中,这可能是不太可能的。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