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关键路径法的提出者是

希赛网 2024-04-04 16:45:06

谁?

关键路径法(Critical Path Method, CPM)是一种项目管理工具,用于确定项目中的关键路径以控制进度和资源。关键路径的确定十分关键,它可以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预算。但是,谁是关键路径法的提出者呢?本文将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角度分析这个问题。

历史角度

关键路径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当时美国的国防部和美国陆军工程学院开始利用计算机模拟军事项目。其中著名的Polaris项目是其中之一,该项目的目标是研制一种潜艇发射的远程弹道导弹。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牵涉到很多不同的子系统和技术。为了有效地管理这个项目,一些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来优化项目进度和资源。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杜邦公司的J. E. Kelley和P. F. Walker,他们于1957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关键路径法的理论和应用。可以说,Kelley和Walker是关键路径法的创始人和发明人。

理论角度

关键路径法的核心思想是按照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建立一个网络图,然后计算出每个任务的最早开始时间(Earliest Start Time,EST)和最晚开始时间(Latest Start Time,LST),以及最早完成时间(Earliest Finish Time,EFT)和最晚完成时间(Latest Finish Time,LFT)。任务的关键路径是指所有任务完成时间的最长路径。换句话说,如果关键路径上的一个任务延迟了,那么整个项目的进度就会延误。因此,项目管理者需要特别注意关键路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这个理论框架在后来的研究和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包括增加了贝塞尔曲线、赫尔曼函数等数学方法和细节处理方式等。

实践角度

关键路径法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工程领域。比如,在建造大型建筑物(如高层大楼、桥梁、水坝等)和制造大型机器(如汽车、飞机等)时,都需要采用关键路径法来管理任务和资源。此外,在信息技术领域,关键路径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在软件研发项目、数据中心搭建、网站建设等方面。关键路径法在实践中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化和优化,因此,项目管理者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和经验。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