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明星产品,手机应用程序在用户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较传统软件具有轻便、易扩展、互联互通等特点。而其中的付费模式,尤其是应用内购买模式,成为了诸多应用开发者的收入来源。那么,如果应用未配置产品内购标识,应该如何处罚呢?
一、什么是产品内购标识?
在用户的消费过程中,苹果公司的App Store和谷歌公司的Google Play通过自身的支付系统为用户提供应用内购买功能。而由于应用内购买是由苹果或谷歌完成的,因此,应用内购标识就是相应的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为应用唯一提供的区分付费和免费的标识,也是苹果或谷歌向底层开放的唯一认可付费的接口。
二、未配置产品内购标识会带来的后果
未配置产品内购标识,首先将会被苹果和谷歌处罚,因为这相当于应用程序的盗版行为,同样违反了苹果与谷歌的规章制度。两者都会剥夺应用的上架权,即拒绝该应用程序上传至App Store和Google Play。
三、如何处罚未配置产品内购标识的应用?
1. 永久下架: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为了保护并提高自身的应用商店信誉,都规定了严格的应用上架标准。如果发现应用程序未配置应用内购标识,苹果和谷歌通常会将其下架。
2. 取消开发者合同:如果应用程序长期存在未配置应用内购标识的情况,使用应用开发者账户的所有应用都可能被下架。如果违规情节严重,可能面临开发者合同被取消的处罚。
3. 扣除营收:若是应用程序将本应内嵌的付费功能外置,造成财产损失且恶意违规,苹果和谷歌还会对原营收作出处罚零收入的处罚。
四、预防和避免方案:
1. 加强培训:应发现团队中某人存在没正确使用标识符,需要及时进行培训和动员换人工作。
2. 加大规范执行力度:对需要使用内购功能应用进行集中推开,充分了解内购机制,加强应用的质量把控。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