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软件设计师

horspool算法

希赛网 2024-01-14 16:06:06

Horspool算法是一种用于字符串搜索的简单算法,它是由Robert S. Horspool于1980年提出的。该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将匹配字符表存储在一个表格中,然后从右向左逐个比较字符,如果匹配失败,就移动原串的指针,并根据最后一个字符在匹配表中找到应该跳过的位数。

算法思想与实现:

Horspool算法的思想很简单,它将预处理过的匹配字符表存储在一个数字数组中,然后按顺序比较主串和模式串的字符。每当比较失败时,就可以利用预处理表计算出要跳过的位数。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下面的伪代码:

```

function Horspool(substr, str) // substr表示子串,str表示原串

var T ← preprocessing_table(substr) // 预处理匹配表

var i ← len(substr) - 1 // i指向子串的最后一个字符

var j ← i // j初始化为i,表示在第一次匹配中,应该将两个串的最后一个字符进行比较

while j < len(str) do // 从右向左逐个比较主串和模式串

if substr[i] = str[j] then // 当前字符匹配成功

if i = 0 then

return j // 找到了子串

else

i ← i - 1 // 继续比较

j ← j - 1

else // 匹配失败

j ← j + T[str[j]] // 计算应该跳过的位数,相当于将子串向右滑动

i ← len(substr) - 1 // 将i指向子串的最后一个字符

return -1 // 没有找到子串

```

其中,预处理匹配表的函数实现如下:

```

function preprocessing_table(substr)

var T ← new array(256, len(substr)) // 表格大小为ASCII码表的大小,即256,每个位置对应一个字符

for i from 0 to len(substr) - 2 do

T[substr[i]][i] ← len(substr) - i - 1 // 表示在主串中如果遇到str[i]字符,可以直接跳过T[str[i]]个字符,不必进行比较

T[substr[len(substr) - 1]][len(substr) - 1] ← len(substr) // 确定子串的最后一个字符应该跳过整个子串的长度

return T

```

算法分析:

Horspool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mn),其中m和n分别为模式串和主串的长度。但是,在实际应用中,Horspool算法的效率比它的时间复杂度要高很多。因为Horspool算法在每次匹配失败时,可以利用预处理表计算出要跳过的位数,从而避免了在主串中进行不必要的比较。

与其他算法的对比:

Horspool算法相对于其他字符串匹配算法,具有以下优点:

1. 相对简单的实现过程。只需要一个预处理表格,就可以避免一些循环查找,节省了部分查找时间。

2. 能够适用于较短的模式串。在进行短字符串匹配时,Horspool算法能够提供很好的搜索效率。

然而,相比于其他字符串匹配算法,Horspool算法也有其局限性:

1. 可能会出现字符集过大的情况。如果字符集很大,那么就需要构建一个非常大的预处理表格,会占据大量的空间。这也就是说,在匹配字符集较小的情况下Horspool算法的优势不明显。

2. 仅适用于精确匹配。任何部分的不匹配都将导致算法在子串中的移动,并重新开始比较。

结论:

综上所述,Horspool算法是一种相对效率高、实现简单的字符串匹配算法,即使在较短的字符串匹配中也能够提供很好的搜索效率。但是,在处理字符集较大或需要进行模糊匹配的情况下,其他算法(如KMP算法、BM算法等)更适合。因此,选择何种字符串匹配算法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软考.png


软件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软件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