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软件设计师

根据下面程序段包含的语句,画出它的前趋图

希赛网 2024-01-05 12:33:42

在学习软件工程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分析代码的情况。而在代码分析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具就是前趋图。前趋图是指一个有向无环图(DAG),它的节点表示语句,箭头表示语句之间的控制依赖关系。控制依赖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控制流关系,即某些语句的执行依赖于其他语句的执行结果。在前趋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依赖关系的方向,箭头的起点表示被依赖的语句,箭头的终点表示依赖的语句。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程序段,分析它的前趋图如何绘制。

```

if (a > b) {

if (c > a) {

x = 10;

} else {

x = 20;

}

} else {

if (d > c) {

x = 30;

} else {

x = 40;

}

}

```

首先,我们需要对程序进行语法分析。从代码中可以看出,它是一个嵌套的if-else结构。我们可以将它简化为下面这个伪代码:

```

if (A) {

if (B) {

x = 10;

} else {

x = 20;

}

} else {

if (C) {

x = 30;

} else {

x = 40;

}

}

```

其中,A、B、C分别表示对应的条件表达式。现在我们来绘制前趋图。

首先,我们需要定义节点。根据程序段的语句,我们可以将它拆分为以下6个语句:

```

1. if (a > b)

2. if (c > a)

3. x = 10;

4. else

5. x = 20;

6. else

7. if (d > c)

8. x = 30;

9. else

10. x = 40;

```

每个语句对应一个节点。下一步,我们需要定义箭头,即依赖关系。根据if-else结构的规则,我们可以将控制依赖关系的方向确定下来:每个if语句的后继语句是它的一个子句中的第一条语句,else语句的后继语句是它的下一条语句。因此,第1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2个节点和第6个节点,第2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3个节点和第4个节点,第4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5个节点,第6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7个节点和第9个节点,第7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8个节点,第9个节点的后继节点是第10个节点。于是我们可以得到下面这个前趋图:

![前趋图](https://i.imgur.com/9P1mTPK.png)

图中的每个节点是一个语句,箭头表示依赖关系,箭头的起点表示被依赖的语句,箭头的终点表示依赖的语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程序段中,有多个依赖关系。每个if语句都会对后续的执行路径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x的赋值结果。通过前趋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节点之间的控制依赖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

除了上述的控制依赖关系外,前趋图还可以展示数据依赖关系。数据依赖关系是指程序语句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即后继语句中使用了前驱语句中的某些变量。在本程序段中,我们可以将箭头标注为数据依赖关系,以示区别。绘制后的前趋图如下:

![前趋图+数据依赖关系](https://i.imgur.com/87Krgb1.png)

我们可以看到,数据依赖关系通常是箭头从左到右的,表示某个语句把数据传递给了下一条语句。在本程序段中,第1个节点中的变量a和b被第2个节点和第6个节点使用,第2个节点中的变量a和c被第3个节点和第4个节点使用,第7个节点中的变量c和d被第8个节点和第9个节点使用。通过前趋图的数据依赖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程序中变量的传递和使用方式。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前趋图进一步分析程序的性能。在前趋图中,一条语句的运行时间取决于其前驱语句的运行时间以及自身的运行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对前趋图进行拓扑排序,从而确定程序的执行顺序,找到程序中的瓶颈,进一步进行性能优化。

综上所述,前趋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程序的控制依赖关系和数据依赖关系,理解程序的执行流程,进一步进行性能优化。在实际的软件工程中,学会绘制前趋图对于提高代码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帮助。

扫码领取最新备考资料


软考.png


软件设计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软件设计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