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网络中,数据的传输离不开报文。为了保证传输的可靠性,需要在传输过程中对传输的报文进行校验,以确保接收方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送的数据是一致的。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两个概念,即报文鉴别码和报文摘要。那么,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
一、定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两个概念的定义。报文鉴别码指的是一个固定长度的二进制编码,它用于鉴别数据报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报文摘要指的是对报文进行哈希运算后得到的固定长度的值,用于验证数据的完整性和鉴别数据是否被篡改。
从定义上看,报文摘要和报文鉴别码的作用是相似的,都是用于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但是,两个概念的实现方式和具体作用略有不同。
二、实现方式
报文鉴别码是通过在报文头部添加一个固定长度的字段来实现的。这个字段通常包含了一些校验位和序列号等信息。在接收方收到报文后,会对这个字段进行计算,如果计算结果与发送方发送的字段一致,则可以认为数据是完整和真实的。常用的报文鉴别码有CRC码和校验和两种。
与此不同的是,计算报文摘要是通过对整个报文内容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具体来说就是把报文中的每一个字节都进行运算,最终得到一个固定大小的哈希值。这个哈希值是不可逆的,并且即使是报文中最小的一点改动也能够被检测出来。所以,报文摘要可以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三、具体作用
报文鉴别码主要用于检测报文是否发生了位错或者其他的数据丢失等问题,以及检测数据包的重复传输。它的检测方式比较简单,因为它只需要对报文头部的字段进行一些基本的运算即可。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像一些黑客可以通过计算CRC码来进行数据包的篡改。
报文摘要的作用则更加广泛。除了可以检测数据是否被篡改以外,它还可以被用于数字签名和身份验证等领域中。比如,一些在线网站通过计算用户输入的密码的摘要来保证用户信息的安全,并且还能避免明文密码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因此,报文鉴别码和报文摘要在具体的使用场景中有一些不同。报文鉴别码主要用于对数据报文的简单校验,而报文摘要则可以用于更加复杂的验证和安全应用中。
综上所述,报文鉴别码和报文摘要都是用于保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虽然两个概念的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报文摘要还能够被用于数字签名和身份验证等领域中,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