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赛考试网
首页 > 软考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希赛网 2024-02-23 17:54:25

执行是一种强制措施,用于对由法院裁定的债务和判决进行强制履行。在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分析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区别。

一、定义

被执行人指当事人在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下,应履行给付金钱等义务而未履行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失信被执行人指根据法律规定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个人或组织。

总的来说,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都指未能按时履行法院强制执行措施下义务的个人或组织。但被执行人是针对执行程序的分类,是对未履行判决而采取的强制措施的通称。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被制成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后的特定身份和标签,指的是行为出现了问题,损害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相比之下,失信被执行人的情况更加严重,对其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标准

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的标准也不同。被执行人是根据立案执行程序而确定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在执行法院的强制执行措施下未履行所应履行的义务。

2.已经依法查封、扣押、冻结、划拨财产但不满足执行申请人全部或部分债权的。

而失信被执行人则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确定的。具体标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撤回或更改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期限内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期限届满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3.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后,经执行记录上传至人民法院执行信息网的情形。

三、后果

失信被执行人相比被执行人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由于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会被公布到中国人民银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输入失信人员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到其是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令社会公众和企业了解其失信情况。同时,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字还会被公布在国家财政部门、税务部门等部门的黑名单名单上,导致其信用受到极大的损害。

相比之下,被执行人的经济压力可能更大一些,因为他们可能需要支付更多的执行费用和罚款。但是,如果他们遵守法院的判决并按时履行义务,他们的信誉和声誉并不会受到太多影响。

四、典型案例

最近,一些媒体报道了涉及失信被执行人的案例。例如,一名企业家因欠款不履行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导致他在社会上的信誉严重受损,经济雪上加霜。

另外,也有一些涉及被执行人的案例。例如,某个人因未按时支付房屋租赁费用而被房东申请执行,然后被限制出境,旅游和工作计划立即搁浅。

结论

综上所述,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虽然都是指未按时履行法院强制执行措施下的义务而造成的经济和法律问题,但它们在定义、标准和后果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区别。因此,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涉及到与诉讼和执行相关的问题时,我们需要更加认真仔细地阅读法律条款,切实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困扰。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


软考.png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资料下载
备考资料包大放送!涵盖报考指南、考情深度解析、知识点全面梳理、思维导图等,免费领取,助你备考无忧!
立即下载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 历年真题
汇聚经典真题,展现考试脉络。精准覆盖考点,助您深入备考。细致解析,助您查漏补缺。
立即做题

软考资格查询系统

扫一扫,自助查询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