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10,也叫做RAID1+0,是一种将RAID1和RAID0结合起来的存储方案。RAID10的具体实现,是将多个硬盘按RAID1的方式进行镜像,再将镜像后的硬盘按RAID0的方式组合在一起,以获得RAID1的数据容灾性能,并保持RAID0的数据读取速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RAID10的背景、实现原理和优劣势等多个角度,为读者深入解析RAID10。
RAID10的背景
RAID10的背景,与RAID1和RAID0的应用场景相关。RAID1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写入多个硬盘的方式,来使得硬盘故障时可以立刻进行数据的快速恢复的方案。RAID1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安全性高,但缺点是需要至少两个硬盘来实现数据镜像,且RAID1的写入速度较慢、容量利用率不高。相对地,RAID0是一种通过将数据切分并保存到多个硬盘上的方式,来提高硬盘读写速度的方案。RAID0的主要特点是读取速度快,但缺点是数据容灾性差,一旦硬盘发生故障,就会导致整个组的数据不可用。
基于RAID1与RAID0的优势和缺陷,RAID10方案应运而生。RAID10通过硬件或软件的方式,将不同的RAID实现方式组合在一起,以达到RAID1的数据安全性和RAID0的读取速度。值得注意的是,RAID10是一种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存储方案,但相应地,成本也要比单一RAID方案高出很多。
RAID10的实现原理
RAID10是一种磁盘阵列方案,其实现并不困难。RAID10的实现方式有两种:硬件RAID和软件RAID。硬件RAID是通过专门的RAID控制器来实现,控制器的作用是从逻辑上屏蔽掉RAID1和RAID0之间的转换,提供单一而可靠的硬盘映像给主机系统。软件RAID则是直接在操作系统中实现,通过对硬盘数据的切分、镜像和组合,达到RAID10的数据容灾和读写速度。
无论是硬件RAID还是软件RAID,RAID10的实现流程都是类似的。RAID10要求有至少四个硬盘,按把它们分成两组,假设两组的硬盘数量均为n(一般情况下n>=2),那么RAID10就是两组中各自组合出来RAID1的数据镜像,再将其中一个组上的RAID1数据与另一个组上的RAID1数据按RAID0的方式进行组合。这样对于任何一个硬盘的损坏,只要不是在同一组上,RAID10中的数据都可以得到保护。
RAID10的优劣势
RAID10的应用有很多,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有RAID1的数据容灾,又有RAID0的读取速度。RAID10写入速度也比单独的RAID1要快。RAID10不需要计算奇偶校验信息,所以它的写入速度可以与RAID0相媲美。当然,RAID10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构建成本较高,因为它既需要存储空间又需要CPU和RAID控制卡等设备,所以造价较高。此外,RAID10的写入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如果需要频繁一致性检查,就有可能降低性能。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