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图是一种数据库对象,能够将表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组织,提供方便的数据访问方式。简单来说,视图就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选择出特定的列,把它们组合成一个虚拟的表。本篇文章将从多个方面解析什么叫视图是什么。
一、视图的作用
视图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虚拟的表,当该视图被创建时,查询视图就像查询任何其他表一样。而视图的作用,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简化数据访问:利用视图可以在一张表中展示多个数据的同时,屏蔽掉多余的细节,简化使用者查询数据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2. 筛选特定数据:通常视图只会包含表中特定组合的数据,可以自由限制视图只包含特定的标准。这一点对于需要筛选特定数据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
3. 数据安全:利用视图可以限制对数据的直接访问并且隐藏数据的实际表,只暴露出限制后的内容。这有效地保护敏感数据避免被误接触或破坏。
二、视图的创建与使用
视图的创建主要是通过SELECT语句完成的,一般情况下会在创建语句中使用一个或多个表,并从中选择出所需的列。如创建一个视图:
```
CREATE VIEW my_view AS
SELECT column1, column2, column3
FROM my_table
WHERE column4 = 'foo';
```
通过上述语句创建了一个名为my_view的视图,my_view展示了my_table表中column1、column2和column3这几列数据。只有当column4等于'foo'时,my_view才会有内容。
使用视图时,可以像使用任何其他表格一样使用他们。查询的过程和原始数据表格相似,并且使用数据存储的schema,访问视图可以采用标准SELECT语句,如下所示:
```
SELECT * FROM my_view;
```
这将检索my_view中的所有数据。另外,除了SELECT操作,还可以通过视图进行UPDATE、DELETE和INSERT等操作。
三、视图的优势和劣势
在日常编程中,使用视图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处理数据。下面将讨论使用视图的优势和劣势。
优势:
1. 简化查询数据的过程,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2. 便于管理和维护数据,通过视图对表的访问限制有效保护了数据的安全性。
3. 通过创建视图能够最大程度地重用代码,不必每次复杂的操作都需要重新编写代码。
4. 改变视图通常不会影响基础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此,改变视图更加的灵活、安全。
劣势:
1. 因为在查询数据时,使用视图会牺牲性能和速度,特别是在数据量较大的情况下。
2. 在使用视图时需要更多的存储空间,因为每次在创建视图时会生成一个不同的“虚拟表”。
四、总结
视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数据库对象,能够简化和优化数据访问,有效提高查询效率,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不过由于使用视图会牺牲数据查询速度和存储空间,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进行权衡和考虑。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