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职业中所要面临的规范有很多种,包括道德规范、职业规范、社会规范等。其中,教师外在规范是教师必须遵循的一种行为准则。那么,什么是教师外在规范阶段呢?本文将从教师外在规范的概念、意义、内容和实施中的难点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概念
教师外在规范指的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身体素质、仪表形象、口头语言、言谈举止、社会交往等方面。身体素质是指教师必须保持良好的心理和体魄健康;仪表形象是指教师要保持良好的着装、仪容和仪表;口头语言是指教师在和学生聊天或者上述过程中应该注意发言的方式和语言的文明程度;言谈举止是指教师在日常教师工作中要注意言行举止的形象,比如表情、动作、姿态等;社会交往则是指教师与社会中其他人的交往。
二、意义
教师外在规范对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树立教师职业形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教师外在规范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形象建设的必要条件。只有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遵循严谨、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才能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教师外在规范也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必要保证。只有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和形象,才能更加有效地传达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掌握知识并提高学习成绩。
三、内容
教师外在规范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身体素质方面的规范要求。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身心健康状况,能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保持流畅、灵活的状态。
其次,教师仪表形象的规范要求。教师在职业活动中要注意合理的仪表着装和造型,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
再次,教师言行举止方面的规范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师工作中必须保持严肃、谦虚、有礼貌的态度,同时要注意用语准确、得体、文明。
最后,教师社会交往方面的规范要求。教师在社会中的交往要体现出道德规范和社会公德心,尊重别人,优雅文明的应对社会所有公共场合。
四、实施中的难点
教师外在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少的难点。例如,一些教师在职业工作中缺乏仪表规范,造成形象不佳;一些教师在社交场合缺乏公德心,不注意言行谨慎等。此外,教师的外在规范也需要注意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