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 EIGRP,OSPF以及BGP都是路由协议中比较常见的几个,其中RIP和OSPF都是距离向量协议(Distance Vector Protocol),而EIGRP是一种混合协议(Hybrid Protocol)。本文将以rip eigrp ospf之间的区别为标题,从路由协议类型、路由算法、协议开销等多个角度对这三种协议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大家更加深入了解这三种路由协议差异。
一、路由协议类型
路由协议类型分为距离向量协议、链路状态协议和混合协议。
RIP和OSPF都属于距离向量协议,而EIGRP是一种混合协议。距离向量协议是指路由器发送到达某个目标网络的数据报文时,只提供目的地址及其他必需的控制信息,并不提供完整路径信息。一般来说,距离向量协议具有快速适应网络变化、实施简单、协议开销小等优点,但是收敛速度较慢、易产生环路、路由不具有开销的概念等缺点;与之相反,链路状态协议具有收敛速度快、选择最优路径、较强的拓扑发现功能、路由计算精确等特点,但缺点在于协议复杂,协议开销大等。
二、路由算法
RIP、EIGRP、OSPF三种协议的路由算法也有所不同,RIP协议使用了Bellman Ford算法,EIGRP协议使用了DUAL算法,而OSPF协议使用了Dijkstra算法。
Bellman-Ford算法基于初始多跳距离向量,以掌握该节点到达分布式网络中其他节点的距离,并在每个节点上执行基于距离的路由选择。由于该算法在计算时要考虑到一个节点到其他节点的距离,从而导致了计算时效率低下、收敛速度慢等缺点。Dijkstra算法基于单跳距离向量,以掌握每个节点到达所有邻居节点的距离,并确定与某个节点连接的最短路径。DUAL算法是一种加速路由收敛的算法,它使路径计算和修改分离,当在EIGRP网络中检测到故障时,可以快速选择最优路径。
三、协议开销
协议的开销不仅包括协议数据单元(PDU)的大小,还包括交换PDU的频率,下面将对比这三种协议来看看它们的协议开销。
RIP协议的PDU包括两种: RIP路由更新报文和RIP路由请求报文。RIP路由更新报文中包含所有路由信息,该协议每 30 秒广播一次,开销较小,但是它的最大跃点数是15个路由器,这个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RIP的应用;OSPF协议因为使用的是链路状态协议又需要计算四个指标(路由器接口优先级、以及指定路由器编号、指定备份路由器编号和度量值),UDP的协议号为89,开销稍大;EIGRP协议每次只向邻居节点发送不变定时和有变动的Update报文,它的协议开销相对于RIP而言,是要小很多的。
四、其他特征
除了路由协议类型、路由算法、协议开销等比较显著的差异外,根据运行环境的不同,路由协议往往也会有其他的特征进行适应。
EIGRP协议支持多种路由指标,包括最小带宽、延迟、时延方差等,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在实现层面上,EIGRP具有可自动适应性和对于流量平衡的有效控制,并可以通过Feasible Successor(FS)快速收敛;OSPF协议支持多种层,包括OSI,IP和IPv6。另外OSPF协议可以在同一IPv4路由器上运行多个群组(OSPF域),每个边界路由可以连接到另一个群组或另一个自治系统;RIP协议的路由查询次数限制,可能会使得在其他协议环境中较难适应。
综上所述,RIP、EIGRP、OSPF三种协议虽然都是路由协议,但路由协议类型、路由算法、协议开销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差别。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路由协议。因此在建立网络架构时,我们应根据自身需求,仔细选择路由协议。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