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计算机编程中,C语言是很常见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C语言的优点在于其代码简洁易读,而且编写和调试的速度也很快。本文将以“C语言输入三角形三边求面积”为主题,来介绍如何用C语言来计算三角形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在介绍用C语言来计算三角形面积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
S= sqrt(p*(p-a)*(p-b)*(p-c))
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长,p=(a+b+c)/2是三角形半周长,S是三角形的面积。这个公式也被称为海伦公式。
需要说明的是,C语言中并没有直接提供开根号的函数,需要使用math.h头文件中的sqrt函数来进行开根操作。
在代码中引用头文件
在C语言中,要想使用某些函数或变量,需要先在代码中进行引用。在此例中,我们需要使用math.h头文件中的sqrt函数,如下所示:
#include
#include
这两行代码表示我们要引用stdio.h和math.h这两个头文件,其中stdio.h用于显示结果,而math.h则包含了sqrt函数。需要注意的是,头文件必须放在程序中的main()函数之前。
定义变量并读入三角形边长
在C语言中,要使用一个变量,需要先进行定义。在本例中,我们需要定义三个变量分别来存储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定义变量的格式如下所示:
float a, b, c;
这里使用了float类型的变量,因为我们需要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涉及到实数运算。
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输入函数scanf()来读入三角形的三边长。代码如下所示:
printf("请输入三边长a, b, c:");
scanf("%f%f%f", &a, &b, &c);
需要说明的是,函数scanf()通过地址符&来指向变量a、b、c所在的内存地址,以便将读入的数字存储到变量中。
计算三角形的半周长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半周长p。因为p是由a, b, c计算而来,所以我们需要先定义p变量,然后将a, b, c代入p的计算公式中,如下所示:
float p;
p = (a + b + c) / 2;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来计算S。代码如下所示:
float S;
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
输出结果
最后,我们需要输出计算结果,代码如下所示:
printf("三角形的面积为:%f\n", S);
完整代码展示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a, b, c, p, S;
printf("请输入三边长a, b, c:");
scanf("%f%f%f", &a, &b, &c);
p = (a + b + c) / 2;
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
printf("三角形的面积为:%f\n", S);
return 0;
}
代码运行示例
以下是我们输入三边长为3, 4, 5的三角形后,代码运行的结果:
请输入三边长a, b, c:3 4 5
三角形的面积为:6.000000
三角形面积计算涉及到的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三角形三边长的单位需要保持一致,否则计算结果会出错。
(2)当用户随意输入三边长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构成三角形的情况。我们可以在计算面积公式之前,使用if语句来进行判断,判断三边长是否满足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三角形构成的条件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判断代码如下:
if (a + b > c && a + c > b && b + c > a)
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
else
printf("不是三角形,请重新输入。\n");
(3)由于计算三角形面积需要使用sqrt函数,所以需要在程序中进行链接操作,将math库链接到程序中。这种链接方法需要在编译时使用-lm选项,如下所示:
gcc -o triangle triangle.c -lm
总结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C语言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过程,包括引用头文件、定义变量、读入三边长、计算半周长、计算面积公式和输出结果等。同时,也提供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应注意的问题。C语言是一种经典的、易于入门的编程语言,在日常的编程学习中,也需要对其基本语法和运算符号进行熟悉和应用。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