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应用和发展的不断推进,计算机的存储科技也在不断提升。页式存储是一种常见的存储管理方式。在页式存储中,逻辑地址被转换为物理地址用于在内存中寻址,这里我们将会探讨页式存储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
页式存储是将逻辑地址空间和物理地址空间分别划分为固定大小的块,称为页(page)和页框(page frame)。系统将主存划分为大小相等的页框,并将逻辑地址空间划分为与之相等的页。每个逻辑地址空间中的页在物理存储器中对应一个页框,这个关系由一个称为页表(page table) 的数据结构来维护。
页表中记录了逻辑页和物理页的对应,以及与每个页相关的信息,如页是否被调入(loaded)、访问权限等。逻辑地址经过页式地址转换机构,通过访问页表将其转换为物理地址。
页式存储逻辑地址转换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1. 逻辑地址的分解
逻辑地址是由两部分组成:一个页号(page number)和一个页内偏移(page offset)。页号是用来标识逻辑地址所在页的编号,而页内偏移则表示该逻辑地址在这个页的起始位置偏移多少个字节。
2. 页表查询
逻辑地址的页号用于查询页表以确定其对应的物理页框号。如果该页已经在内存中,则直接得到对应的页框号;否则通常需要将该页调入内存并将页表对应项中的状态位改为已加载。
3. 计算物理地址
已经得到了逻辑地址对应的页框号和页内偏移,使用它们计算出对应的物理地址即可。物理地址的计算方式为:物理地址 = (页框号 × 页框大小) + 页内偏移。
以上是页式存储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的三个关键步骤。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如页面置换算法和缺页中断处理等。
在页面置换算法中,系统会根据一定算法进行选择需要被换出的页,通常会优先考虑那些长时间未被使用的页,从而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缺页中断处理是指当页表查询时发现所需要的页不在内存中,操作系统将会发出一个异常信号,称为缺页中断(page fault),同时会把该页面从其它外设或次级存储器(如硬盘)中读入内存,并更新页表中的状态位。
综上所述,页式存储逻辑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方法是通过分解逻辑地址、查询页表,计算物理地址来实现的。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到页面置换算法和缺页中断处理等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存储管理机制和实现方式。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