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1(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1)
( )不属于计算机控制器中的部件。
A.指令寄存器 IR B.程序计数器 PC
C.算术逻辑单元 D.程序状态字寄存器
例题分析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脉冲源及启停控制线路、时序信号产生部件、操作控制信号形成部件、中断机构、总线控制逻辑。
例题答案:C
例题2(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2)
在 CPU 与主存之间设置高速缓冲存储器 Cache 的目的是为了( ) .
A.扩大主存的存储容量
B.提高 CPU 对主存的访问效率
C.既扩大主存容量又提高存取速度
D.提高外存储器的速度
例题分析
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一种采用和CPU工艺相类似的半导体器件构成的存储装置,速度可与CPU相匹配,但容量较小,只能存放一小段程序和数据。因此在一小段时间内CPU可以不必访问主存,而访问速度较快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从而提高指令的执行速度。
例题答案:B
例题3(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3)
( )不是 RISC 设计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A.指令条数应少一些
B.寻址方式尽可能少
C.采用变长指令,功能复杂的指令长度长而简单指令长度短
D.设计尽可能多的通用寄存器
例题分析
RISC指令的特点是:指令数目较少,一般选用使用频度最高的一些简单指令;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种类少,寻址方式种类少;大多数指令可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通用寄存器数量多,只有存数/取数指令访问存储器,而其余指令均在寄存器之间进行操作。
例题答案:C
例题4(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4)
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的合作关系如图2-1所示。假设图中虚线表示控制流,实线表示数据流,那么 a、b 和 c 分别表示( ) .
图2-1 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的合作关系
A.控制器、内存储器和运算器 B.控制器、运算器和内存储器
C.内存储器、运算器和控制器 D.内存储器、控制器和运算器
例题分析
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两股信息流动而实现的,数据由输入设备输入至运算器,再存于存储器中,在运算处理过程中,数据从存储器读入运算器进行运算,运算的中间结果存入存储器,或由运算器经输出设备输出。指令也以数据形式存于存储器中,运算时指令由存储器送入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各部件的工作。
例题答案:B
例题5(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5)
( )是指系统或其组成部分能在其他系统中重复使用的特性。
A.可扩充 B.可移植 C.可重用性 D.可维护性
例题分析
⑴可扩充性(Expandability)
系统功能增加的难易程度。在好的可读性,可测试性基础上的系统特性,为什么有可读性呢?因为系统的扩展很可能不是由同一批设计开发和测试人员完成。可扩充中就可能包括通用性,模块化,可重用性和松散耦合等要求。
⑵可移植性(Transplantability)
在不同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上迁移的难易程度。
⑶可重用性(Reusability)
在其他相似环境中使用该系统的难易程度。注意重用性的概念在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含义和实现方法,例如在软件开发领域,可重用性可分为:
①代码级重用(函数代码库,类,模板);
②应用级(二进制组件或构件)重用(DLL,LIB,COM,CORBA,BEAN);
③设计级重用(设计模式,包括各种文挡的重用);
④系统级重用(软件架构或框架,如基于。NET或J2EE,可以理解为设计模式和构件库的大规模重用)。
⑷可维护性(Maintainability)
从失效到修复或系统功能修改和升级的难易程度。
例题答案:C
例题6(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6)
针对某计算机平台开发的软件系统,其( )越高,越不利于该软件系统的移植。
A.效率 B.成本 C.质量 D.可靠性
例题分析
可移植性主要是指把同一软件放置到不同系统平台(如不同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并使之正常运行的难易程度。可移植性有时候被表述为跨平台性。
要提高软件系统的效率,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软件系统所属的计算机平台底层特性,而这种个性话的优化程度越高,越不利于在其他计算机平台上的移植。
例题答案:A
例题7(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7)
系统响应时间和作业吞吐量是衡量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对于一个持续处理业务的系统而言,其( ) .
A.响应时间越短,作业吞吐量越小 B.响应时间越短,作业吞吐量越大
C.响应时间越长,作业吞吐量越大 D.响应时间不会影响作业吞吐量
例题分析
在系统资源充裕的情况下,单个用户的吞吐量与响应时间成反比,即响应时间越短,作业吞吐量越大。
例题答案:B
例题8(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8)
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 ) 任务最适于在服务器上处理。
A.打印浏览B.数据库更新C.检查输入数据格式D.显示下拉菜单
例题分析
在客户机/服务器系统中,客户部分可专门解决应用问题、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等方面,服务器则侧重于服务操作的实现、数据的组织,以及系统性能等。
例题答案:B
例题9(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9-10)
某系统的进程状态转换如图2-2所示,图中 1、2、3 和 4 分别表示引起状态转换时
的不同原因,原因 4 表示 (1) ;一个进程状态转换会引起另一个进程状态转换的是 (2) .
图2-2 某系统的进程状态转换
⑴A.就绪进程被调度( ) B.运行进程执行了 P 操作
C.发生了阻塞进程等待的事件 D.运行进程时间片到了
⑵A.1→2 B.2→1 C.3→2 D.2→4
例题分析
运行状态的进程将由于出现等待事件而进入阻塞状态,当等待事件结束之后阻塞状态的进程将进入就绪状态,而处理器的调度策略又会引起运行状态和就绪状态之间的切换。
例题答案:⑴C ⑵B
例题10(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11)
Windows中的文件关联是将一类文件与一个相关的程序建立联系,当用鼠标双击
这类文件时,Windows 就会( ) .
A.弹出对话框提示用户选择相应的程序执行
B.自动执行关联的程序,打开文件供用户处理
C.顺序地执行相关的程序
D.并发地执行相关的程序
例题分析
文件关联就是将一种类型的文件与一个可以打开它的程序建立起一种依存关系。
例题答案:B
例题11(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12)
结构化程序中的基本控制结构不包括( ) .
A.嵌套 B.顺序 C.循环 D.选择
例题分析
结构化程序中的基本控制结构包括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分支)结构。
例题答案:A
例题12(2007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13)
软件开发人员通常用( ) 软件编写和修改程序。
A.预处理 B.文本编辑 C.链接 D.编译
例题分析
软件开发人员开发的程序是ASCII文件,本质上是文本。因此,程序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文本编辑器生成。
例题答案:B
例题13(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2)
使用( )技术,计算机微处理器可以在完成一条指令前就开始执行下一条指令。
A.迭代B.流水线C.面向对象D.中间件
例题分析
当一条指令完成预取步骤,流水线就可以开始对另一条指令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例题答案:B
例题14(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4)
在计算机中,数据总线宽度会影响( ).
A.内存容量的大小B.系统的运算速度 C.指令系统的指令数量 D.寄存器的宽度
例题分析
数据总线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流量的大小,而数据总线宽度则决定了CPU与二级高速缓存、内存以及输入/输出设备之间一次数据传输的信息量。
例题答案:C
例题15(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5)
在计算机中,使用( )技术保存有关计算机系统配置的重要数据。
A.Cache B.CMOS C.RAM D.CD-ROM
例题分析
CMOS是计算机主板上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操作人员对某些参数的设定。CMOS RAM芯片由系统通过一块后备电池供电,因此无论是在关机状态中,还是遇到系统掉电情况,CMOS信息都不会丢失。
例题答案:B
例题16(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7)
内存采用段式存储管理有许多优点,但不是其优点。
A.分段是信息逻辑单位,用户可见B.各段程序的修改互不影响
C.内存碎片少D.便于多道程序共享主存的某些段
例题分析
段式存储管理的优点是:没有内碎片,外碎片可以通过内存紧缩来消除;便于实现内存共享。缺点与页式存储管理的缺点相同,进程必须全部装入内存。
例题答案:A
例题17(2008年上半年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上午试题8)
操作系统的任务是( ).
A.把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 B.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
C.负责存取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 D.负责文字格式编排和数据计算
例题分析
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软、硬件资源是OS的核心任务。
例题答案:B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