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急救方面,及时的、有效的医疗救助可以有效地挽救生命。作为急救人员,应该了解和掌握急救药品的管理制度,以便在工作中科学、规范地使用急救药品。
1、120急救药品的种类和管理
120急救药品种类繁多,分为药品型、生物制品型、医疗器械型等多种类型。根据不同的使用特点,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急救药品的管理应该包括采购、储存、出库、使用、尾箱管理等环节。医院应当制定相应的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并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管理。
2、急救药品的存放安全性
急救药品的存放安全性是急救工作中的重点。急救药品应该存放在符合条件的药品储存设备中,根据药品特性进行分类存放,并设置有效的防火、防盗、防潮等保护措施。对于过期、有机污染或者显著发生物理性状变化的药品应当及时淘汰,确保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药品的应用规范
急救药品的应用规范主要包括药品选择、使用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等方面。在急救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药品的使用说明和预设方案进行使用,做到精准、快速,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误诊。
4、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
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是规范急救药品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支撑。相关标准包括GB/T 16886-2005《药品 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实施规范》、GB/T 14749-2018《动物源性医药品标注要求》等,这些标准均对急救药品的使用、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5、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急救药品管理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对药品进行标识和分类,严格控制药品的发放和使用;
(2)定期审查药品的有效期和物化性状;
(3)配备专门的输液室,确保药品不受污染;
(4)采购药品时应选择符合规定的生产企业;
(5)对急救车上尾箱内的药品进行布局合理。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