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又称网络桥接协议,是针对网络环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STP的主要目的是在网络拓扑结构冗余时实现循环异常的排除,避免网络数据在不同子网之间直接互联而导致的网络拥堵和故障。
STP通过选取一个根网桥来保证不会出现环路,同时剩余的桥通过一种算法计算出无环的最短路径,这样既保障了网络的安全性,也提高了网络带宽利用率。下面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析STP的工作原理。
首先,STP的核心思想是构建一颗最大化的生成树(Spanning Tree),将一张网路覆盖在生成树上,也就是说将一张有多个网桥的网络结构编程一棵树形结构。在生成树上,只有根网桥具有完整的网路信息,其它网桥只能从根网桥获取部分的网路信息。ARPs和Bridge Learning等操作只限于在本地网段内发生,使得单个网桥无法了解整个网络的连通情况,只有通过与其它网桥交流后才能获得整个网络的状态信息。
其次,STP实现的关键是对网桥端口状态的管理,如Root Port、Designated Port和Blocked Port三种状态,它们是确定和维护生成树拓扑关系的基础。其中,Root Port指的是每个网桥到根网桥的最优路径所连的端口;Designated Port指的是该网段被选为传输数据的最优路径;Blocked Port指的是被关闭的端口,以避免出现环路。这些状态的动态转换和维护是STP起作用的实质。
最后,STP实现的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Root Bridge选举、生成树拓扑发现与端口状态管理。在Root Bridge的选举中,所有网络设备都能参与竞选,但最终只有一个设备成为根网桥,其它设备则扮演桥接的角色。所有非根网桥在STP工作中都是通过计算收集到的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来确定最优路径和端口状态的,并将所需的端口切换为Root Port、Designated Port或Blocked Port。
扫码咨询 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