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这些在湖北省内享有较高声誉的高校均已名列中国的“211工程”院校之中。然而湖南最重要的高校之一--湖南师范大学并未入选该计划。那么,湖师大在211中什么水平呢?
首先,湖师大在学科建设上有不少亮点。学校的师范类专业与教育学、文学、历史等学科已形成相对较为完善的备受关注的学科体系。截至2017年,学校建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涵盖学科包括文学、语言学、教育学等;城市与环境科学、湖南文化研究、教育学、机器人工程等16个硕士点建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与培育学科7个和省级重点学科33个。在教育学中,湖师大是中国教育学会成人与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研究机构和教程编写团队的成员单位,成人教育、特殊教育两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也分别落户本校。
其次,湖师大也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不俗的成果。学校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建立了一系列严格的教学制度;坚持实践育人,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办了6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建基本素质。2018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湖师大学生代表队以优异成绩获得一等奖,证明了学校的实践教育成果。此外,在教学成果方面,学校自1987年开始,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成为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两个部门重点支持的优秀高校。
但值得注意的是,湖师大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仍面临压力。2019年,学校的科研经费总支出为6.48亿元,位列全省各大高校之中第七位,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与中南大学的科研经费总支出均超过30亿元。学校各类科研项目、优秀人才引进等方面的缺口,仍然是制约其“211水平”的因素之一。
综合来看,湖师大在学科建设、教学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不过在科研经费等方面跟一些“211”高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湖师大将会持续努力地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成为湖南以及全国教育高新区的重要支柱。